
《通用典故词典》内容简介:宣传和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而出版工作尤为重要。20世纪初,国语运动的倡导者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等人,在推广国语(今称普通话)的同时,积极编纂《国音字典》和《国语辞典》,其中真正能记录北京语音的《国音字典》到1948年才问世,历时30年之久。为什么要抓住辞书不放呢?因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推行是离不开相应的辞书的。
编辑推荐
《通用典故词典》:通用语言文字系列工具书 目录
序
论典故——代前言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条目笔画索引
正文 序言
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一周年的时候,语文出版社推出一套“通用语言文字系列工具书”,这是很有意义的。
宣传和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而出版工作尤为重要。20世纪初,国语运动的倡导者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等人,在推广国语(今称普通话)的同时,积极编纂《国音字典》和《国语辞典》,其中真正能记录北京语音的《国音字典》到1948年才问世,历时30年之久。为什么要抓住辞书不放呢?因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推行是离不开相应的辞书的。语文出版社是教育部、国家语委直属出版社,借助工具书宣传、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应该是义不容辞。20世纪90年代,语文出版社出版了由吕叔湘先生作序、李行健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好评,荣获第三届国家辞书奖一等奖和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后来又出版了颇有影响的《小学生规范字典》。现在,在新世纪的开端,语文出版社又推出这套系列辞书,以期再创佳绩,可谓与时共进了。
这套工具书以“通用”命名,一方面表明它所阐释的主体对象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另一方面也表明它对普通读者的实用价值。可以看出,这套工具书在这方面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是选题贴近社会语文生活的实际,适合读者的需要,有的选题还填补了语文辞书的空白。 文摘
后用以指不讲信用,言行前后矛盾。战国时,邹鲁两国交战,眼见邹国死了好多名官吏,邹国百姓没有一个上前救助的。邹君向孟子请教,孟子说:“曾子曾经说过:‘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你平时若能真心爱护百姓,百姓怎么会坐视不管呢?”(见《孟子·梁惠王下》)
【出口入耳】嘴里说出来,传到耳朵里。比喻两人之间的秘密谈话。春秋时,有人诬告太子建与伍奢谋反,楚平王信以为真,逮捕了伍奢,并暗中派奋扬杀害太子建。奋扬把情况告诉了太子建,太子建急忙逃往宋国。楚平王质问奋扬:“我们商定这件事时,没有任何人知晓,出于我口,入于你耳,是谁告的密呢?”奋扬说:“是我。因为当初您曾对我说过,要像侍奉您一样侍奉太子。”(见《左传·昭公二十年》)
【出人头地】高出人一头。指超出他人之上。北宋仁宗时,苏轼参加礼部组织的考试,写了一篇《刑赏忠厚论》。主考官欧阳修对他的文章惊叹不已,但怀疑是门人曾巩所作,于是把他列为第二。待到又读了苏轼的几篇文章后才最终确信。欧阳修给梅尧臣写信说:“我应当闪避一下,让这个人高出一头。”(见《宋史·苏轼传》)
【出言不逊】说话傲慢,不谦逊。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开战。袁绍的大将张邰建议派重兵守卫粮草,大将郭图则主张集中兵力到前线出击。袁绍依了郭图,结果曹操烧毁袁绍后方粮草并将其打得大败。郭图反过来诬告张郃说:“张邰幸灾乐祸,出言不逊。”张邰害怕招致杀身之祸便投降了曹操。(见《三国志·魏书·张郃传》)
【初出茅庐】初次走出茅庐。原指崭露头角;后也比喻刚刚步入社会,阅历不深,常用作谦词。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在襄阳隆中,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后的第一战便是迎击进攻荆州的十万曹军。在博望坡,诸葛亮设下巧计,利用火攻轻松地击溃了敌军。后来有人称誉诸葛亮说:“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
【初发芙蓉】芙蓉:荷花。初生的荷花。比喻诗句自然清新。也比喻女子天然秀美。
ISBN | 7801269942 |
---|---|
出版社 | 语文 |
作者 | 张林川 |
尺寸 | 0开 Pages Per She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