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鄉先生既成五代诗话,而嘱运为之敍。敍曰:五代之乱极矣,政纪解散,才士凌夷,干戈纷攘,文艺阙如;即诗歌间有之,亦多比于浮靡噍杀,噭然亡国之音者皆是也,乌覩所谓风雅者乎!然夷考其时,若韦主、陈陶、罗隐、和疑、杨疑式、王贞白、杜荀鹤、韩熙载、徐仲雅,以及黄滔、廖图、齐己、贯休诸人、或清丽可喜,或怪峭自异,其为诗之源流本末,及夫唱酬往,异同高下之辙政,盖亦有足採者。
居今之世,论古之为。虽闰位余分,诗篇失次,要亦文人韻士得失之林也。岂唯盛时,如自开平以讫显德,上下六七十年,推挹逸韻流风,犹足以踵晚唐启初宋。论者或以为鄙浅不足道。如此:是观列国之风而废曹桧也。然则五代史记、十国春秋,亦将略而不录也,而可乎?荔鄉先生因渔洋王司寇旧本,为五代诗话凡十卷,颇有所增补删正,于是五姓十国之遗文轶事,资以有考见;五季以来数十百诗人之声音笑貌,宛然明白。于戏,此书固全唐诗话以后,宋人诗话以前,诚有其不可少者哉!荔鄉先生自序,以书本王氏,谓如褚少孙之补史记。今固未见王氏旧本,顾据荔鄉所删润,庶几拟之太史公之因国语、楚汉春秋者,少孙不足伦也。或又病其所载仙佛鬼怪之流,其文不无汗漫。余以为稗官野史,方言丛谭,作史者可不道,编诗话者不可不录,义取博见,体有别裁,传曰:‘传闻异辞。’夫亦各有所当也。荔鄉先生为吾郡太守,簿领之暇,繙书不辍,别辑诗话醍醐、全闽诗话,都己裒然成书,余未暇受读,亦无能裁助一二,要其搜罗採订之功,亦健矣哉。山左真如牛運震序。
校点后记
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嚴重分裂的時代。政治混乱,民生凋敝,文化也处在備受摧残的衰落状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裏里说:『五代文章陋矣,而史官之职廢於丧乱,傅记小锐失其傅,故其事迹,始终不完;而雜以论谬。『因而也就认为不必如新唐書的体例撰立文苑傅、儒林傅了。封五代十国时期的作家和作品,宋明的論者照例持鄙薄輕忽的態度,直到清代,考證、辑佚、補撰前史的风氣大行,情况才有所改变,承认那个时期的文学也须要重视,资料也应该收辑。
五代诗话的创始编辑者是清初著名的诗人和学者王士禛。行世的刻本则有雨種:一是鄭方坤根據王氏辑稿的抄本,重加增删订正的十卷本;一是署『渔洋先生手辑』,黄叔琳校订、宋弼编次的十二卷本。二書刊刻时间相近,大约在乾隆十五年(一七五O年)前後。鄭本增補的條目多达一倍以上,较之王氏原,辑的『寥寥未能成書』確可说『斐然改观』了。至於十二卷本,四库终目提要『弼所续入,務求其博』的说法,似属臆测之词,并无根據。原辑稿本为六百四十二條,今傅世刻本只有六百三十二條,黄自稱『芟其重複』,宋但云『因其原帙,略加编次』,可见他们并没有作任何增益,只作了有小小删削的编次。
资料较为丰富,是鄭本五代诗话一个公认的优勝处。但,郑氏毕竟是在游宦旅居的條件下匆遽抄撮成書的,援引雖標出处,而专著雜纂,同書異名,原書存佚,漫然无别;资料的先後本末,舛误乖谬,皆不遑订辨。甚而一書一節,割为另條;王辑已是,改標後人雜纂之書,转以为『補』,不无贪列書目、條目,以競勝前人的矜心客氣。有些诗话中较重要的書籍,郑氏限於條件反未能见到,如魏慶之诗人屑、辛文房唐才子传、胡应麟薮等,書中一无援引。抄撮彙纂以成書,删省点竄原文,取便己事,實古人之常,王氏、郑氏亦自不免,这在有意无意中也会带来某些差讹。终的说,这是一部可供參覧以资檢索的资料書,却不宜直接用为学術研究上的確切據依。
我们此番校点整理,采用的是郑方坤删補订正的十卷本,以粤雅堂叢書本为底本,与乾隆原刻杞菊轩本封校;害中王辑原收條目,又校以餋素堂刻十二卷本。如尚有疑義,则檢核所引原書。属避繁琐;基本上不作校记。凡属録寫傅刻上魯魚帝虎性質的错字,和小小衍脱,徑加改正。一般文字上的繁簡出入,義俱可通者,卽不予更動,既以存本書原貌,亦因说部诸書板本繁雜,不敢自必所核卽辑者所引。间有明顯达失,而牵涉较大,不宜擅改者,则就管窥所及,在條下加案,略作说明,藉以引起注意。
舊时刻本例避帝王名讳,凡因避讳改字而有失文義、有乖史實者,酌加改正。如『玄酒』、『玄菟』、『唐玄宗』、『又玄集』、『超超玄箸』等之『玄』字,『李弘冀』、『錢弘僔』、『弘治』等之『弘』字,『大曆』、等之『曆』字,原刻本是分别讳作『宏』、『曆』的。又如『雍丘』、『营丘』、『宋齐丘』等之『丘』字,原刻尊清代功令避孔子名讳作『邱』字。
为方便读者参考,原底本舊有之序、跋、例言,概予保留,并收入了杞菊轩原刻本上的『五代诗话引用書目』。此外,又将四库書目的两書提要、東越文苑方坤傅和王辑十二卷本的题跋,收为附録,置於書末。
附録裹还收有王如金校五代诗话八卷本的一篇序。这个本子我原先不曾知道,承责编降云同志举告。序中可以看出,此本刻於嘉慶五年(一八OO年),所據底本则是雍乾间王士禛辑稿的另一侗傅抄本。刻者似不知世已前有黄叔琳校刻本,二者相较,條目略同,编次有異,内容確實『舛讹猶多』,有些且是校者所致。如『江南江北舊家鄉』七律,马令南唐書作李後主持,江表志作吴让皇诗,原辑照例兼收,黄本按云『富是李後庄诗』甚是;此本则删去马書條,只於吴让皇下存江表志條,加按云『南唐書作李後主持』,可误谓鑑裁失當,措施乖方。虽然如此,録此一序,亦可藉知五代诗话黄、郑二本之外,尚有别一版本在。
本書处置不當、校点失误的地方,还请读者不吝指正。
校点者一九八四年十一月
ISBN | 7020026532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 王士禛 |
尺寸 | 32开PagesPerShe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