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佩荣解读论语(书+8蝶DVD光盘)》记载孔子生平讲学及其学生的言行记录,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个人德行的修养,以及治国利民的世界理想经过历代学者的研究注解,展现了众说纷纭的面貌,形成阅读上难以跨越的障碍傅佩荣教授累积三十年研究心得,更新解读《论语》,为现代人提供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理解方法,就孔子思想系统的重要观念加以解说,使零散的章句显示一贯的系统,进而引领新世纪的读者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学习食论语》活泼跃动的人生观与历久弥新的普世价佰
编辑推荐
《傅佩荣解读论语》:傅佩荣国学精品集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傅教授曾被台湾《民生报分评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近年来,傅教授每年都开展近200场次国学讲座,足迹遍及中国大陆、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地。
目录
前言 《论语》的普世价值正耀眼
导读一 简单而有效阅读《论语》的方法
导读二 解读说明
关于本书中几点特殊意见
导读三 《论语》源流
导读四 孔子小传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序言
走到世纪交会的今天,人类免不了要想一想“何去何从”。鼓起勇气瞻望未来,好像看不到光明的远景;比较稳当的办法,还是回溯历史,向丰富的传统资源借取灵感,融人现代人生活的处境,由此激发创新的智能与坚定的信念。
主意打定之后,要从何处人手?换个方式来问,有没有一本书可以作为上上之选,其内容足以响应最大多数人的根本愿望?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论语》。不过,中国人的这种选择,能够得到外国人的支持吗?1982年,诺贝尔奖得主们在巴黎的例行聚会中,谈到21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思想时,几经斟酌之后的答案不是别的,正是孔子思想。
孔子思想能够跨越时空局限,突破语文、种族与宗教的藩篱,受到有识之士的一致推崇,主要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几项因素,如温和的理性主义,肯定人类可以借由教育与学习而施展潜能,如深刻的人道情怀,强调人我互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乐观的人生理想,相信德行修养是人人可以达成的目标,并且因而可以活得快乐而有意义。以孔子思想为立足点,人类既不会毫无抵抗地随顺俗化与物化的浪潮,也不会因为宗教信仰的差异而形成尖锐的对立与冲突。
《论语》所蕴藏的普世价值正在发出耀眼的光芒。不仅如此,在当前大家迫切需要又束手无策的“生命教育”的课题上,《论语》也提供了简明扼要而完整生动的架构。孔子以身教的方式,见证了生命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任何人只要真诚,就将觉察内在的力量在敦促自己朝向完美人格的目标前进。
文摘
[2.23]
十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白话]
子张请教:“未来十代的制度现在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朝沿袭夏朝的礼制,所废除的与增加的,可以知道;周朝沿袭殷朝的礼制,所废除的与增加的,可以知道。以后若有接续周朝的国家,就算历经百代也可以知道它的礼制。”
[解读]
世:与代通用,有时指“三十年为一世”,有时指“父子相受为一世”。在政治上就是新君即位。因此,这里所问的是十代以后的君主,指其制度而言。损益:根据前两次的损益,可以推知什么是礼制中不可损与不可益的,再推到世世代代皆是如此。
ISBN | 9787542625977 |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 | 傅佩荣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