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圣人智慧?论语的故事 (平装) 751120578X,97875112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178130 类别: 图书 国学 经部 论语
《领悟圣人智慧·论语的故事》内容简介: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编辑推荐
《领悟圣人智慧·论语的故事》:感恩最精彩故事,传诵最精彩故事,珍藏最精彩故事,聆听最精彩故事,品味最精彩故事,阅读最精彩故事。 《论语》以记言为主,记载着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淡;富于变化,娓娓道来。
目录
君子固穷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日:“君子亦有穷乎?”子日:“君子囤穷,小入穷斯滥矣。”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颜渊喟然叹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蜗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见危授命 子张日:“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己炱。”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子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子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仁者必有勇 子日:“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敏则有功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此五字衍文),敏则有功,公则说。 过而不改,是谓过 子日:“过而不改,是谓过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子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亡而为有,难乎有恒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日:“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有教无类 予曰:“有教无类。” 诗礼传家 子谓伯鱼日:“女为《周南》、《召南》矣乎?入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四教 予以四教:文,行,忠,信。 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奠也,义之与比。”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君子文质彬彬 子目:“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人而不仁,礼乐何用 子日:“人雨不仁,如礼何?人雨不仁,如乐何?” 有善德者必有善言 子日:“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贞而不谅 子日:“君子贞而不谅。” 行之以忠 予张问政。予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中庸之为德 子日:“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非礼勿动 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予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日:“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里仁为美 子日:“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礼之用.和为贵 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人无信不立 子日:“入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辊.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 过犹不及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日:“师也过.商也不及。”日:“然则师愈与?”子日:“过扰不及。” 君子喻于义 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辩惑。”子日:“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义以为质,信以成之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以文会友 曾子日:“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四海之内,皆兄弟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阿患乎无兄弟也? 君子周急不继富 子华使干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 请益。日:“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日:“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惠不继富。”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子日:“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既往不咎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文摘
插图: 20世纪60年代早期,爱德华兹竞选美国中西部某州的议会议员。此人资历高,又精明能干、博学多识,看起来很有希望赢得选举。 但是,在选举的中期,有一个很小的谣言散布开来:三四年前,该州首府举行的一次教育大会中,爱德华兹跟一位年轻女教师“有那么一点暖昧的行为”。这实在是一个弥天大谎,爱德华兹对此感到非常愤怒,他先是采取保守的态度,没有对这件事给予回应。 有人说爱德华兹没有回应,就是默许了这件事情。爱德华兹越想越生气,他不想造成大众的这种错觉,所以开始采取行动,在以后的每一次集会中,他都要站出来极力澄清事实,证明自己的清白。其实,大部分的选民根本没听到过这件事,但是,现在人们却愈来愈相信有那么一回事,真是愈抹愈黑。公众们振振有词地反问:“如果你真是无辜的,为什么要为自己百般狡辩呢?” 如此火上加油,爱德华兹的情绪变得更坏,也更加气急败坏、声嘶力竭地在各种场合下为自己辨解,谴责谣言的传播。然而,此举更使人们对谣言信以为真。最悲哀的是,连他的太太也开始相信谣言,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被破坏殆尽。最后,爱德华兹失败了,从此一蹶不振。 谣言刚开始传播的时候,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后来因为爱德华兹没有把握好处理这件事情的度,先是过于消沉,后是过于激烈,把这件事情越弄越糟,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ISBN751120578X,978751120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田姝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