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大全集(超值金版)》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
《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编辑推荐
《论语大全集(超值金版)》中华文化最不朽的经典之一,记录孔子的重要思想言行,让我们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隧道,品读《论语》,体悟圣贤的智慧。 媒体推荐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候,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
中华文明不中断地延续数千年,是全人类唯一的奇迹。这个奇迹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一种美德的延续。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论语》。
——余秋雨
身为华人,一生之中仔细读一遍《论语》或听一遍《论语》,才不愧身为此一语文及此一文化的后裔。
——傅佩荣 作者简介
作者:(春秋)孔丘 编者:雅瑟 目录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
孔子年谱
参考书目 序言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一部关于伦理言论的著作。也是研究孔子的主要资料。《论语》善于通过人物的神情语态,展示人物的不同性格。书中不仅有关于孔子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还有关于他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并且。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诸多孔门弟子的生动形象。如子路的鲁莽率直,颜回的仁厚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不仅谈到了做人、学习、教育。还谈到了为政、塑造君子人格、治国与安邦等重要问题。所以,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蕴含的哲学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对我们现代人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如何做人。孔子教导我们做人要正直磊落,重视“仁德”,并且还要重视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孔子看来,“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光明磊落。孔子将“仁德”看作是做人的根本,认为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仁德呢?仁德的外在标准是:“刚、毅、木、讷”(《子路》);而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是:“恭、宽、信、敏、惠”(《阳货》)。按照仁德的标准,做到“修身”、“克己”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了。 文摘
插图:
程颐、程颢注:“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张居正注:“盖利与义相反,学者而谋利则廉耻之道乖:有国家者而好利则争夺之祸起,其端甚微,其害甚大。故夫子罕言之,欲人知所戒也。天命靡常,其生死祸福寿夭穷通之理窈冥而难知,幽远而难必,人惟宜尽人道之所当为者。而默以听之。若语人以命,则人将一一取必于天,而怨尤之心生矣,故夫子亦罕言,欲人之自修也。仁具于心,乃四端万善之统体,其道至大而难尽,若强以示人,则未免有躐等之患矣。故夫子亦罕言之,欲人之渐进也。夫观圣人之所罕言。则吾人之所当务者可知矣。”
《解读》
孔子很少谈到“利”,因为他曾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只有小人才会谈论关心自身利益如何;而君子心怀天下,是不注重个人得失的。孔子赞同“命”和“仁”,表明他对此十分重视。孔子每每谈到“命”,都与“天”相连。即“天命”,这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仁”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古代的君子一心向道,将毕生精力都投人在修身养德上。他们把“仁”作为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他们敬畏天命,崇尚仁义,不斤斤计较于个人得失,只是脚踏实地地去躬行作为君子的职责。然而,发展商品经济的今天,人们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君子已不再羞于言利。但是,君子跟小人仍然有着本质的区别。君子不取不义之财,小人取财从不管是否符合道义。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我们都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正确对待道义和利益的关系。
ISBN | 9787510411786 |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作者 | 孔丘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