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推荐
原序
文以载道,儒者无不能言之。夫道,岂深隐莫测,秘密不传,如佛家之心印、道家之口诀哉!万事当然之理,是即道矣。故道在天地,如汞泻地,颗颗皆圆;如月映水,处处皆见。大
至于治国平天下,小至于一事一物,一动一言,无乎不在焉。文,其道之一端也。文之大者为六经,固道所寄矣。降而为列朝之史,降而为诸子之书,降而为百氏之集,是又文中之一端,其言皆足以明道,再降而稗官小说,似无与于道矣。然《汉书·艺文志》列为一家,历代书目亦皆著录。岂非以荒诞悖妄者虽不足数,其近于正者,于人心世道亦未尝无所裨欤?河间先生
以学问文章负天下重望,而天性孤直,不喜以心性空谈,标榜门户,亦不喜才人放诞,诗社酒社,夸名士风流。是以退食之余,惟耽怀典籍。老而懒于考索,乃采掇异闻,时作笔记,以寄所欲言。《滦阳消夏录》等五书,俶诡奇谲,无所不载;洗洋恣肆,无所不言,而大旨要归于醇正,欲使人知所劝惩。故诲淫导欲之书,以佳人才子相矜者,虽纸贵一时,终渐归湮没。而
先生之书,则梨枣屡镌,久而不厌,是则华实不同之明验矣。顾翻刻者众,讹误实繁,且有妄为标目如明人之刻《冷斋夜话》者,读者病焉。时彦夙从先生游,尝刻先生《姑妄听之》,附跋书尾,先生颇以为知言。迩来诸板益漫漶,乃请于先生,合五书为一编,而仍各存其原第。篝灯手校,不敢惮劳,又请先生检视一过,然后摹印。虽先生之著作不必藉此刻以传,然鱼鲁之舛差稀,于先生教世之本志,或亦不无小补云尔。
嘉庆庚申八月,门人北平盛时彦谨序目录
原序
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卷六滦阳消阳录六
卷七如是我闻一
卷八如是我闻二
卷九如是我闻三
卷十如是我闻四
卷十一槐西杂志一
卷十二槐西杂志二
卷十三槐西杂志三
卷十四槐西杂志四
卷十五姑妄听之一
卷十六姑妄听之二
卷十七姑妄听之三
卷十八姑妄听之四
卷十九滦阳续录一
卷二十滦阳续录二
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
卷二十二滦阳续录四
卷二十三滦阳续录五
卷二十四滦阳续录六文摘
书摘
3.33离我家十多里住了个瞎子,姓卫。乾隆三年初,他走遍了请他弹唱的人家,干什么?去辞旧岁。这些人家都送他一些食物礼品,他背着赠品回家。半路,失足掉进一个枯井,这儿偏僻无人,又家家守岁,他喊干了嗓子,没人来救。幸亏井下暖和,又有食物充饥,渴了还有水果,这样好几天没死。恰好屠户王以胜赶猪回家,离枯井半里左右时,猪忽然挣断绳子狂奔,也失足掉到井里。王以胜用绳子钩猪,发现了瞎子时已经奄奄一息。这个枯井并不在屠户经过的路上,好象有意让猪跑到那儿。我哥哥晴湖问瞎子在井里的情形。瞎子说:“那时万念俱灰,只等一死,只是牵挂老母卧病在床,无人扶养;而今我不在她身边,大概这时已饿死了,于是我觉得心酸难受。”我哥哥说:“如果瞎子没这个念头,王以胜的猪肯定不会挣断绳子掉在井中。”
3.34齐大是献县的巨盗,一次和群盗打劫,一个强盗见一家女人漂亮,—想奸污她,拿刀威胁,她也不从。强盗便反绑女人的手,绑在凳上,并扒下她的裤子,叫另两个强盗按住她的腿。当时齐大在外放哨,听见女人呼喊,便从屋顶上跳下,拿着刀闯进门,说:“谁敢强奸她,我和他拚了。”气势汹汹,眼神象饿虎。于是,千钧一发之际,女人被救。后来这些强盗们都被逮捕处死,唯齐大没落网。强盗们说:“官兵来搜捕时,齐大就趴在马槽下。但兵卒们说来回搜了几遍,只见马槽下有千多根竹子,上面尘土厚积,哪有齐大的影子?”
3.35贡生张晴岚说,有一寺庙的藏经阁住着狐狸,和尚大多住在阁下。一天热得难受,有个打包僧嫌下面噪杂,便搬到上面住。和尚们忽然听梁上的狐狸说:“各位暂时各回自己的住所,我的亲属不少,要移居阁下。”,和尚们问他长期住上面,为何忽然要下来住。狐狸说:“和尚住在这儿。”和尚们问他躲避和尚干啥,狐狸说和尚是佛门弟子他怎敢不躲。和尚们又问:“我们不也是和尚么?”狐狸不回答了。和尚们坚持刨根问底,狐狸才说:“你们自以为是和尚,我没话说了。”我堂兄懋园听了这事说:“这狐狸黑白分明,他也可使儒、道、佛三教之人深深地自省啊?”
8.35有个乡官宋某,号称“东乡太岁”。他非常喜欢邻居家一个秀丽的孩子,便于方百计引诱他成奸。这事被孩子的父亲发觉后,便逼迫自己的孩子去死,最后孩子没法,只得遵从父命,这件事干得很隐密,也就没人知晓。有一天晚上,这位“东乡太岁尸梦见自己被拉到了地府,据说是那死去的孩子在阴官那里告了状。宋某还分辩说:“当时我是出于怜爱你,并没有加害你的意思。你的死完全是你的父亲造成的,实在是出乎我的预料之外。”孩子说:“如果你不引诱我,我又怎会变得淫乱呢!我不淫乱;怎么会招致死亡呢?追根究底,不是你又是谁害的呢?”宋某又说:“引诱的确实是我,可顺从的都是你呀。回眸一笑,纵身相投的又’是谁呢?本来就不是我强迫的,按理也难以追究刊我身上。”阴官听了,大怒说:“孩子无知,才会陷入你的圈套。这就像钓鱼充当的诱饵,怎么能怪罪鱼呢?”于是拍案而起,宋某吓得惊醒过来。后来当地的长官因受贿而被罢了官,宋某也被牵连进去,祸患不可预料。他知道报应将至,便把梦告诉了自己的亲朋好友。等到判完,他认为四年的徒刑不足以梦为凭,等到他服了三年刑释放回家时;才得知邻居家的老翁因为怨恨自己污辱了他的儿子,已趁他妻子独自一人在家时,用重金作诱饵,让他做出了对自己丈夫不忠的事。宋某怕人闲言碎语,竟惭愧得上吊自尽。可见,前一次的灾祸幸免了,则可能留在以后,恶有恶报,真可以说是如影随形啊!
8.36听老仆人邹明说;从前他在丹阳县衙署里于杂役时,有一天半夜起床到厕所里去。当他经过——所空屋子时,听到里面有男女欢笑声,他以为是衙署的僮男婢女们在那里幽会,他怕牵连进去,就偷偷地回来了。几天后的—一个月夜,又听到了这种声音。他壮着胆从窗缝向里面偷看,只见里面的并非是衙署里的。人,而是两个一丝不挂的人站在天寒地冻的屋子里,他怀疑是鬼怪,就在窗外轻轻咳了几声,里面的人立刻不见了。他偶然同自己的同伴谈到这件事,其中有个伙夫.说:“这个屋子是前任官长的幕友所住的地方。听说那幕友有一盒用象牙雕成的秘戏偶像,其中有个机关,能自己活动;他经常放在枕边,时常拿出来玩弄。有了天却发现它丢失了。他怀疑是同僚拿去藏了起来,再也没有找到。难道是这东西在作怪吗?”于是他们四处寻找,但至终也没有找到,大家认为它并不伤害别人,也就不再追究他。大概那东西常放在枕席边的原缘,得了人的精气,久而久之就成了精吧!
8.37正当夕卜祖父张雪峰家的牡丹开得盛的时候,家奴李桂在黑夜中看见两个女子站在栏杆边。其中有一个说:“今晚的月色真美。”另一个却说:“象这样的花实在太少了,只有佟氏家的花园和这里有几株罢了。”李桂听到这里,知道这两个是狐狸精,就用瓦片打去。两个女子突然消失了。过了一会儿,只见砖石乱飞,窗棂都被砸碎了。等到雪峰公亲自到那里,并施礼说:“赏花本是风流雅事,月下散步更是高雅之人所干的,你们又何必同奴才小人一般计较,以致大煞风景呢?”说完,四周一遍寂静,雪峰公说:“这狐仙还真不俗啊!”
8.38听佃户张九宝说,有一个夏天的下午,他锄完地,天也快黑了,于是他和’大家一同坐在田梗上谈天说地。正在这时,他看见一道像赤练般的火光从西南飞来,突然堕落到地上,却是一只苍白色的狐狸。它明显受了伤,鲜血直流;正在喘息着,他急忙举起锄头要去打,只见那狐狸又努力地跳跃起来,化作一团火光向东北方向去子。后来,佃户张九宝拉车到枣强去卖货,听人说某家的女子被狐狸所迷了,请来道士驱治,本来把狐狸逮住封在缸里,却不料孩子偷偷地揭开符封,想去看看狐狸到底是什么样子,那狐狸竟然打破缸,飞走了。洵问时间,他发觉正是那只狐狸堕落的时候,自古以来,象这样的故事有好多。有人竭尽全力,眼看一件事就要成功了,却不料被无知者搞得一败涂地,往往这样。
13.58有一个人娶仆人的女儿为妾,仆人不乐意,但却无可奈何。这个人是在旗的,也有自己的主人。妾后来生了一个女儿,十四五岁时,这人的主子听说他女儿长得漂亮,也纳为妾。他心里不愿意,但也没有办法。他叹息说:“不生这个女儿,就不会有这事了。”他妻子说:“你不纳这个女子,就不会有这个女儿。”他茫然若失。我的亲戚也有一个女儿,天天和她嫂子过不。去,使嫂子挨责骂,痛不欲生。她出嫁后,也被小姑子嘀咕,天天受责骂,和她嫂子一样。回娘家时,对嫂子痛哭流涕地说?“现在才知道媳妇难做啊!”天道循环,这话一点不假。又有一位少年喜欢偷看女人,利用窗缝、帘缝,千方百计地偷看。一天,他喝醉了酒;有人开玩笑,用块膏药糊在他的眼睛上。醒后觉得眼睛肿疼不堪,急忙把膏药揭掉,却连眉毛和睫毛一起拔了下来。糊上的膏药是他积攒的春药,药性厉害,双眼被灼伤,渐渐地失明了。还有一个朋友好搬弄是非,能让如胶似漆的朋友,变得彼此冷若冰霜。一天晚上,他酒后口渴喝凉茶,杯中掉进一只蝎子,螫了他的舌头,毒发成疮,虽然不致于丧命;但舌头变得短了,说话不再灵便了。这好像也有什么在支使,不是偶然发生的。
13.59我的老师陈文勤先生说,他有一位同乡,这里不便说出他的名字,一生没什么大过错,只是事事占好处,害怕吃亏。有一年参加科举考试,他和几个朋友投宿旅店,突然下起大雨,屋子全都漏起来。开始只有紧靠北墙的几尺地方没有水痕。这人忽然说着了凉,便躺在北墙根韵床上蒙被发汗。大家知道他是装病,但没有什么理由让他移开。雨越下越大,大家就像坐在露天一样,而这个人却独自酣睡。不一会儿,北墙倒塌,众人没睡,都急忙跑了出去。这个人正好被压在墙下,砸得头破血流,一条腿一条胳膊也被压断了,被抬了回去。这事足以让有机诈心的人引为借鉴。由此我想起奴仆于禄。他为人十分奸猾,他跟随我去乌鲁木齐,一天早晨出发后,阴云四合。他估计天将下雨,就把自己的衣服行李全都放在车箱里,把我的衣服
行李盖在上面。走了十几里,天气忽然放晴,但车轮陷在泥坑里,泥水从车下渗进来,反而把他的衣服全都浸湿了。这事和上面那件事相似,可见机心巧诈是造物主所忌恨的。
13.60沈淑孙是吴县人,她是御史沈芝光先生的孙女。她父亲、兄长死得早,由祖母抚养长大成人。她的祖母是杨文叔先生的妹妹,名芬,字瑶季,擅长诗文,画花卉尤其精美。所以
淑孙也学写诗词文章,画也画得好。她小的时候许配给我侄子汝备,没等出嫁就死了。病危的时候,我母亲去看望她。沈夫人哭着呼唤说:“招孙(她的小名),你祖婆婆来了,你睁眼认认。”当时她已昏迷,这时却睁开眼睛,睫毛上挂着泪,抬起手抓着我母亲的手镯。母亲摘下手镯为她套在手腕上,她微笑着闭上了眼睛。这才明白她的心思,她是打算带着纪家的东西入土,她刚病的时候,自知将一病不起,便画了一幅卷轴,封得非常严实,总放在枕头边,问她也不回答。到这时才明白她是留给祖婆婆的。打开卷轴,是一幅雨中兰花图,上而题道:”独坐写幽兰,图成只自看。怜渠空谷里,风雨不胜寒。”大概是她的家庭有难言之隐,耽误了嫁期。我母亲悲怜她,打算买块地葬她。我父亲姚安公说,从礼法上讲不能这么做,母亲也就作罢了。后来,她的灵柩搭运货船运送回去了,母亲还恍惚梦见她泣别。
13.61据王西候说,他曾和打工作都四赶夜路去淮镇西,路上休息时,听到一个鬼叫道:“村里正祭神,有很多酒肉,我们可以前往饮酒吃肉。”其他鬼说:“神仙的宴席我们不能靠近,不要胡闹。”刚才叫喊的鬼说:“这家人兄弟相互争斗,叔侄相互倾轧,衰败的征状已经出现,神仙不会享用他们的祭品了。我们赶快去,不要被别人抢光了。”王西候平素最有胆量,就站起来。只见一股黑气蒙蒙胧胧地绕行到别的路上去了,不知道它们说是谁家。福以仁德为基础,不是靠祈求能得来的;祸来自罪恶的积聚,不是用祷靠能消除的。如果多做善事,虽然不祭祀,神仙也会帮助他。违背事理,扰乱纲常,却轻率地祭祀,神仙能接受这种贿赂吗?
……
ISBN | 7805206503 |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作者 | 纪昀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