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静庵文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生动,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及可读性。读者通过《20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静庵文集》,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从中获益匪浅。《20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静庵文集》社会科学文集,由王国维编著。卓守忠为《20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静庵文集》的责任编辑。徐宏斌为《20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静庵文集》的封面设计人。
编辑推荐
《20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静庵文集》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
目录
王国维学术变迁的知识谱系、文体和语体问题——《静庵文集》及“续编”导读
《静庵文集》自序
论性
释理
叔本华之哲学及教育学说
《红楼梦》评论
叔本华与尼采
国朝汉学派戴阮二家之哲学说
书叔本华遗传说后(附叔本华遗传说)
论近年之学术界
论新学语之输入
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
教育偶感四则
论平凡之教育主义
附:《静庵文集续编》选
原命
人间嗜好之研究
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
自序
自序二
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
文学小言
屈子文学之精神
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
去毒篇(雅片烟之根本治疗法及将来教育上之注意)
纪言
教育小言十二则
教育小言十则
教育小言十三则
教育小言十则
教育普及之根本办法
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
文摘
版权页:
虽然,同是转向,其间却有区别。晚清时期的王国维先为哲学继而治文学,在中国均堪谓空谷足音,是前无古人的工作。而人民国后,则无论古文字还是西北史地,皆非由他发凡起例。清中期以后,金石学就逐渐发达,十九世纪末甲骨发现,研究者如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也在他之前;至于西北史地,十九世纪中叶起伴随着边疆危机渐成显学,到他着手时,前辈大家则有沈曾植、柯绍忞,同辈还有小于他的陈寅恪。而民国后他的史学,入门处却全然是清儒的朴学传统。据罗振玉的回忆:“初公治古文辞,自以所学根柢未深,读江子屏《国朝汉学师承记》,欲于此求修学塗径。予谓江氏说多偏驳,国朝学术实导源顾亭林处士,厥后作者辈出,而造诣最精者为戴氏震、程氏易畴、钱氏大昕、汪氏中、段氏玉裁及高邮二王。因以诸家书赠之。”东渡之后,又尽观罗氏大云书库所藏,是为治古文字的基础。后来治西北史地,而不懂辽金元文字,一以清儒之法治之,与其曾游学欧洲多识奇文的好友陈寅恪异路,陈曾略有微言,以为此有先天之弊。所以通观其一生治学,哲学则以西学重理中国思想,文学则在西学的观念下以中国本有的范畴进行研究,史学则全由中国自身学术传统而发扬光大之。
《观堂集林》皇皇巨著,类分艺林八、史林十四,其中曰“考”、曰“释”、曰“说”、曰“跋”、曰“序”、曰“书后”、曰“叙录”,尽是中国传统学术文体。至于语体,则出言清雅,而“新学语”数数罕觏。偶见一例,《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于考释王亥王恒后忘情之余云:“以《世本》《史记》所未载,《山海经》《竹书》所不详,而今于卜辞得之。《天问》之辞,千古不能通其说者,而今由卜辞通之。此治史学与文学者所当同声称快者也。”
ISBN | |
---|---|
出版社 | 贵州教育出版社 |
作者 | 王国维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