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 978751710745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3621355 类别: 图书 国学 国学名家 梁启超
编辑推荐

梁启超是近代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梁氏文章一出,举国士子为之一振,新式文体伴随新思想,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年青知识分子,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胡适等无不推崇。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等。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20年代,他的言行,他的思想,在政界、学界、文化教育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学术研究,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学、法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显示出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宏大气派。

目录

目录

写在前面
少年中国说
中国积弱溯源论(节录)
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
呵旁观者文
过渡时代论
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
释革
论宗教家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
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新大陆游记(节录)
吾今后所以报国者
无产阶级与无业阶级
说希望
三十自述
文野三界之别
英雄与时势
养心语录
国权与民权
破坏主义
惟心
慧观
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
文明与英雄之比例
干涉与放任
论公德
论毅力
论尚武
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
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美术与生活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什么是文化
为学与做人

序言

写在前面

梁启超先生是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他的一生横跨政治与学术两个领域,且都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伟大成就。他的一支健笔,不仅承载着高远深刻的思想,而且常带充沛的感情,纵笔所至从不拘束,所成文章议论纵横、气势磅礴,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曾经影响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文章可以见出一个人的思想和人格。有人说梁启超“善变”,甚至于变得前后自相矛盾。可是,他的那种变所体现的正是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时代在变,思想和行为也要变;不变的却是爱国之心与救国之志,可以说,这贯穿了先生的一生。梁启超先生之于近代中国,是辛亥革命的“精神之父”(埃德加·斯诺语),是“珍贵的灵魂”(伊藤博文语)。直到今天,我们还不应忘记,我们也没有忘记他,试问当代人,有谁不知道《少年中国说》。

文摘

说希望 (1903年) 机埃的今译为“歌德”——编者注。之言曰:“希望者失意人之第二灵魂也。”岂惟失意人而已。凡中外古今之圣贤豪杰,忠臣烈士,与夫宗教家、政治家、发明家、冒险家之所以震撼宇宙,创造世界,建不朽之伟业以辉耀历史者,殆莫不藉此第二灵魂之希望,驱之使上于进取之途。故希望者制造英雄之原料,而世界进化之导师也。人类者生而有欲者也。原人之朔,榛狉无知,饥则食焉,疲则息焉,饮食男女之外,无他思想。而其所谓饮食男女者,亦止求一时之饱暖嬉乐,而不复知有明日,无所谓蓄积,无所谓预备,止有肉欲而绝无欲望,蠕蠕然无以异于动物也。及其渐进渐有思想,而将来之观念始萌,于是知为其饮食男女之肉欲,谋前进久长之计。斯时也,则有所谓生全之希望。思想日益发达,希望日益繁多。于其肉欲之外,知有所谓权力者,知有所谓名誉者,知有所谓宗教道德者,知有所谓政治法律者,由生存之希望,进而为文化之希望。其希望愈大,而其群治之进化亦愈彬彬矣。故夫希望者人类之所以异于禽兽,文明之所以异于野蛮,而亦豪杰之所以异于凡民者也。亚历山大之远征波斯也,尽斥其所有之珍宝以遍赐群臣。群臣曰:然则王更何有乎?亚历山大曰:吾有一焉,曰“希望”。夫亚历山大之丰功盛烈,赫然照烁于今古,然其功烈之成立,实希望为之涌泉。宁独亚历山大而已,摩西之出埃及也,数十年徘徊于沙漠之中,然卒能脱犹太人之羁轭,导之于葡萄繁熟、蜜乳馥郁之境。摩西之能有成功,迦南乐土之希望为之也。哥伦布之航海也,谋之贵族而贵族哗之,谋之葡国政府而政府拒之,乃至同行之人,困沮悔恨而思杀之,然卒能发见美洲,为欧人辟一新世界。哥伦布之能有成功,发见新地之希望为之也。玛志尼诸人之建国也,突起于帝政教政压抑之下,张空拳以求独立,然卒能脱墺人之压制,建新罗马之名邦。玛志尼诸人之能有成功,意大利统一之希望为之也。华盛顿之奋起也,抗英血战八年,联合诸州者十载,然卒能脱离母国,建一完备之共和新国以为天下倡。华盛顿之能有成功,美国独立之希望为之也。宁独西国前哲而已,勾践一降王耳,然能以五千之甲士,困夫差于甬东也,则以有报吴之希望故。申包胥一逋臣耳,然能却败吴寇,复已熸之郢都也,则以有存楚之希望故。班超一书生耳,然能开通西域,断匈奴之右臂也,则以有立功绝域之希望故。范孟博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大志;范文正方为秀才,有天下己任之雄心。自古之伟人杰士,类皆不肯苟安于现在之地位,其心中目中,别有第二之世界,足以餍人类向上求进之心。既悬此第二之世界以为程,则萃精神以谋之,竭全力以赴之,日夜奔赴于莽莽无极之前途,务达其鹄以为归宿。而功业成就之多寡,群治进化之深浅,悉视其希望之大小以为比列差。盖希望之力,其影响于世间者固若是其伟且大也。天下最惨最痛之境,未有甚于“绝望”者也。信陵之退隐封邑,项羽之悲歌垓下,亚刺飞之窜身锡兰,拿破仑之见幽厄蔑,莫不抚髀悲悒,神气颓唐,一若天地虽大,蹙蹙无托身之所;日月虽长,奄奄皆待尽之年;醇酒妇人而外无事业,束手待死以外无志愿;我躬不阅,遑恤我后;朝不谋夕,谁能虑远。彼数子者,岂非喑呜叱咤、横绝一世之英雄哉?方其希望远大之时,虽盖世功名,曾不足以当其一盼;虽统一寰区,曾不足以满其志愿。及其希望既绝,则心死志馁,气索才尽,颓然沮丧,前后迥若两人。然后知英雄之所以为英雄者,固恃希望为之先导,而智虑才略,皆随希望以为消长者也。有希望则常人可以为英雄,无希望则英雄无以异于常人。盖希望之力,其影响于人者固若是其伟且大也。天下之境有二:一曰现在,一曰未来。现在之境狭而有限,而未来之境广而无穷。英儒颉德之言曰:“进化之义,专在造出未来。其过去及现在,不过一过渡之方便法门耳。故现在者非为现在而存,实为未来而存。是以高等生物皆能为未来而多所贡献,代未来而多负责任。其勤劳于为未来者,优胜者也;怠逸于为未来者,劣败者也。”希望者固以未来的目的,而尽勤劳以谋其利益者也。然未来之利益,往往与现在之利益,枘凿而不能相容,二者不可得兼,有所取必有所弃。彼既有所希望矣,则心中目中,必有荼锦烂漫之生涯,宇宙昭苏之事业,亘其前途,其利益百什倍于现在,遂不惜取其现在者而牺牲之,以为未来之媒介。故释迦弃净饭太子之贵,而苦行穷山;路得辞教皇不赀之赏,而甘受廷讯;加富尔舍贵族富豪之安,而隐耕黎里;哥伦布掷乡里优游之乐,而奋身远航。以常人之眼观之,则彼好为自苦,非人情所能堪,岂不嗤为大愚,百思而不得其解哉!然苦乐本无定位,彼未来之所得,固足偿现在之失而有余,则常人所见为失而苦之者,彼固见为得而有以自乐。且攫金于市者,止见有金不见有人。彼日有无穷之愿欲悬于其前,则其视线心光,咸萃集于其希望之前途;而目前之所谓利益者,直如蚊虻之过耳,曾不足以芥蒂于其胸。贪夫殉财,烈士殉名,夸者殉权,哲人殉道,其所殉之物虽不同,而其所以为殉者,皆捐弃万事,以专注其希望之大欲而已。且非独个人之希望为然也,国民之希望亦靡不然,英人固不喜急激之民族也,然一为大宪章之抗争,再为长期国会之更革,累数世之纷犹,则曰希望自由之故。法人三次革命,屡仆屡起,演大恐怖之惨剧,扰乱亘数十年,则曰希望民政之故。美人崛起抗英,糜烂其民于硝烟弹雨之中,苦战八年,伏尸百万,则曰希望独立之故。彼所牺牲之利益,固视个人为尤惨酷矣;然彼既有自由、民政、独立之伟大目的在于未来,而为国民共同之希望。凡物必有代价,则其所牺牲者,固亦以现在为代价,而购此未来而已。然而希望者,常有失望以与之为缘者也。其希望愈大者,则其成就也愈难,而其失望也愈众。譬之操舟泛港汊 者,微波漾荡,可以扬帆径渡也;及泛江河,则风浪之恶,将十倍蓰于港汊矣; 及航溟渤,则风浪之恶,又倍蓰于江河矣。失望与希望之相为比例,殆犹是也。惟豪杰之徒,为能保其希望而使之勿失。彼盖知远大之希望,固在数十百年之后,而非可取偿于旦夕之间。既非旦夕所能取偿,则所谓拂戾失意之境遇,要不过现在与未来利益之冲突,实为事势所必然。吾心中自有所谓第二世界者存,必不以目前之区区,沮吾心而馁吾志。英雄之希望如是,伟大国民之希望亦复如是。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此毁灭世界之毒药,萎杀思想之谬言也。我中人日奉一足止以为主义,恋恋于过去,而绝无未来之观念;眷眷于保守,而绝无进取之雄心。其下者日营利禄,日骛衣食,萃全神于肉欲,蜎蜎无异于原人;其上者亦惟灰心短气,太息于国事之不可为,志馁神沮,慨叹于前途之无可望,不为李后主之眼泪洗面,即为信陵君之醇酒妇人。人人皆为绝望之人,而国亦遂为绝望之国。呜呼,吾国其果绝望乎,则待死以外诚无他策;吾国其非绝望乎,则吾人之日月方长,吾人之心愿正大。旭日方东,曙光熊熊,吾其叱咤羲轮,放大光明以赫耀寰中乎!河出伏流,牵涛怒吼,吾其乘风扬帆,破万里浪以横绝五洲乎!穆王八骏,今方发轫,吾其扬鞭绝尘,骎骎与骅骝竞进乎!四百余州,河山重重;四亿万人,泱泱大风;任我飞跃,海阔天空;美哉前途,郁郁葱葱;谁为人豪?谁为国雄?我国民其有希望乎!其各立于所欲立之地,又安能郁郁以终也!
ISBN9787517107453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作者梁启超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