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中国近代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篇中国近代史讲义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中西交通之始
第三章传教之始
第四章康雍乾三朝与俄国交涉
第五章清代之盛衰
第六章道光以前中外通商情形
第七章道光以前烟禁
第八章烧炯及中英战事
第九章江宁和议
第十章鸦片战争之役评论
第十一章五口通商后广东中英交涉
第十二章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第十三章戊午、庚申和约大要
第十四章中俄咸丰戊午、庚申两约
第十五章同光中俄交涉
第十六章嘉道咸同光之朝局
第十七章各国立约交涉
第十八章革新之渐
第十九章日本立约及台湾生番事件
第二十章英人《芝罘条约》
第二十一章法越之役
第二十二章英缅之役
第二十三章英谋西藏
第二十四章中日之战与马关条约
第二十五章港湾之租借
第二十六章戊戌政变及庚子义和团
第二十七章俄占东三省及日俄之战
第二十八章清末外交情势
第二十九章改革政体之动机
第三十章清之亡及民国成立
第三十一章民国以来之政局
第三十二章民国以来之外交
第二篇中国近世史前编
第一章论中国近世史的性质
第二章人近世期以前中国的情形
第三章中西的初期交涉
第一节近代西人的东来及中西交通
第二节近代基督教的输入
第三节康雍乾时的中俄关系
第四章鸦片战争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第一节鸦片战争和五口通商
第二节咸丰戊午英法交涉
第三节咸丰庚申英法交涉
第四节咸丰戊午、庚申中俄条约
第五节教禁的解除
第五章汉族的光复运动
第一节太平天国以前诸秘密结社的活动
第二节太平天国的兴亡
第三节捻党始末
第三篇中国近百年史概说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中西交涉之初期
第三章鸦片战争前之国内情形
第四章外力侵入时代中国之情形
第五章变动中之中国
第六章国民政府之北伐
第四篇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
第一章商业篇
第二章财产篇
第三章征榷篇
第四章官制篇
第五章选举篇
第六章刑法篇
第七章学校篇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牧文见《熙朝纪政》及《国朝柔远记》。又疑英使至澳门将勾结他夷为患,令松筠以兵护送,所过提镇,陈兵迎接以威之。抵杭州乃召松筠还,而命粤督百龄督带过岭,其疑忌外人如此。嘉庆初,中国方困于海寇,英亦与拿破仑构衅,拿破仑发布大陆条例以困之。葡萄牙不听,为法所破。英虑法侵及东洋,七年以六艘泊鸡头洋,声言防法。粤督饬洋商中国与外洋贸易之商人当时称为洋商,外商则称为夷商,谕之,乃退去。十年,英人遣商舶赍表,亦以法为言,且言愿助中国剿海盗,政府疑其有他志,谕粤督那彦成饬兵备。十三年,英将度路利又以保护中英葡三国贸易,助剿海寇为辞,以九艘至澳,遣三百人登岸据炮台。时英人以澳门属葡,但得葡人允许,即可代守,而中国视澳门为领土,特借给葡人居住,于是轩然大波起。时总督为吴熊光,巡抚为孙玉庭,命洋行挟大班往谕,不去,乃禁贸易,断接济以困之。度路利遂以兵船三闯入虎门,进泊黄埔,又乘舢板人会城,居商馆,谓中国禁采办,将入运其积也。又以中国断贸易,请还茶叶而索其值,又索偿商欠。碣石总兵黄飞鹏炮击其继至之船,毙英兵一,伤其三,乃退。然其先至者居商馆自若也。时海盗甫平,兵力疲弊,故督抚皆务持重避启衅,而仁宗以英兵闯入我境,且以保护中葡贸易为辞,以天朝与小夷相提并论,又请代剿海盗,有藐视我水师意,疑其谋袭澳门,怒吴熊光畏葸,谕令严饬英人退兵,抗延即行剿办。
《中国近代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篇中国近代史讲义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中西交通之始
第三章传教之始
第四章康雍乾三朝与俄国交涉
第五章清代之盛衰
第六章道光以前中外通商情形
第七章道光以前烟禁
第八章烧炯及中英战事
第九章江宁和议
第十章鸦片战争之役评论
第十一章五口通商后广东中英交涉
第十二章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第十三章戊午、庚申和约大要
第十四章中俄咸丰戊午、庚申两约
第十五章同光中俄交涉
第十六章嘉道咸同光之朝局
第十七章各国立约交涉
第十八章革新之渐
第十九章日本立约及台湾生番事件
第二十章英人《芝罘条约》
第二十一章法越之役
第二十二章英缅之役
第二十三章英谋西藏
第二十四章中日之战与马关条约
第二十五章港湾之租借
第二十六章戊戌政变及庚子义和团
第二十七章俄占东三省及日俄之战
第二十八章清末外交情势
第二十九章改革政体之动机
第三十章清之亡及民国成立
第三十一章民国以来之政局
第三十二章民国以来之外交
第二篇中国近世史前编
第一章论中国近世史的性质
第二章人近世期以前中国的情形
第三章中西的初期交涉
第一节近代西人的东来及中西交通
第二节近代基督教的输入
第三节康雍乾时的中俄关系
第四章鸦片战争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第一节鸦片战争和五口通商
第二节咸丰戊午英法交涉
第三节咸丰庚申英法交涉
第四节咸丰戊午、庚申中俄条约
第五节教禁的解除
第五章汉族的光复运动
第一节太平天国以前诸秘密结社的活动
第二节太平天国的兴亡
第三节捻党始末
第三篇中国近百年史概说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中西交涉之初期
第三章鸦片战争前之国内情形
第四章外力侵入时代中国之情形
第五章变动中之中国
第六章国民政府之北伐
第四篇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
第一章商业篇
第二章财产篇
第三章征榷篇
第四章官制篇
第五章选举篇
第六章刑法篇
第七章学校篇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牧文见《熙朝纪政》及《国朝柔远记》。又疑英使至澳门将勾结他夷为患,令松筠以兵护送,所过提镇,陈兵迎接以威之。抵杭州乃召松筠还,而命粤督百龄督带过岭,其疑忌外人如此。嘉庆初,中国方困于海寇,英亦与拿破仑构衅,拿破仑发布大陆条例以困之。葡萄牙不听,为法所破。英虑法侵及东洋,七年以六艘泊鸡头洋,声言防法。粤督饬洋商中国与外洋贸易之商人当时称为洋商,外商则称为夷商,谕之,乃退去。十年,英人遣商舶赍表,亦以法为言,且言愿助中国剿海盗,政府疑其有他志,谕粤督那彦成饬兵备。十三年,英将度路利又以保护中英葡三国贸易,助剿海寇为辞,以九艘至澳,遣三百人登岸据炮台。时英人以澳门属葡,但得葡人允许,即可代守,而中国视澳门为领土,特借给葡人居住,于是轩然大波起。时总督为吴熊光,巡抚为孙玉庭,命洋行挟大班往谕,不去,乃禁贸易,断接济以困之。度路利遂以兵船三闯入虎门,进泊黄埔,又乘舢板人会城,居商馆,谓中国禁采办,将入运其积也。又以中国断贸易,请还茶叶而索其值,又索偿商欠。碣石总兵黄飞鹏炮击其继至之船,毙英兵一,伤其三,乃退。然其先至者居商馆自若也。时海盗甫平,兵力疲弊,故督抚皆务持重避启衅,而仁宗以英兵闯入我境,且以保护中葡贸易为辞,以天朝与小夷相提并论,又请代剿海盗,有藐视我水师意,疑其谋袭澳门,怒吴熊光畏葸,谕令严饬英人退兵,抗延即行剿办。
ISBN | 9787506853965 |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作者 | 吕思勉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