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胡适精品文集:容忍与自由+谈哲学与人生+四十自述(套装共3册)》精选了多篇胡适以自由、文明、社会、中西文化等为主题的著名代表性的文章和演讲,涵盖其一生学术文化,涉及大量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时事等方面的内容。胡适用自己推行的白话文,开启民智,身体力行地去追求民主,是世代青年的榜样。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胡适也不能幸免。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毕生推崇自由民主、思想解放的理想,同时也主张全力西化,因此赞誉有之,批评有之,被后世评价为“誉满天下,谤亦随之”。作为近代中国盛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其影响力至今不衰。
让他赞誉有之,谤亦随之的这些思想、观点和主张,在本书中也有全面的体现。阅读本书不仅可深切地体会胡适的这些犀利的观点,并能带动读者思考这些观点的适用。
胡适是蜚声中外的教育家,在文、史、哲等领域均取得了巨大成就。“五四”以来,他是影响中国文化学术深远的人。胡适认为,人生的意义全是个人自己寻来的,全靠自己的作为,这些观点我们书中也可观得。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生命本就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若要生命有意义,就需要自己主动去做有意义的事,这样,才能赋予生命相应的意义。而在那个人心浮躁的年代,胡适用一支笔为无数青年指明了未来的道路,使人们得以窥见人生的意义。不仅如此,胡适的思想对激励当代青年积极向上也有重大意义。因此,本书值得一读。
希望读者读过之后,能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积极向上地去生活。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清晰地记录了母亲订婚到自己离家求学的点点滴滴,包括母亲的教育,自我思想的转变等。14岁的他开始到外地求学,接触新的思想。19岁考取官费留美,从而开始接触国外教育。通过本书,可以直观地了解一代文学大师年少时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如何走上大师之路。
他是20世纪世界影响深远的人物之一,知识分子的典范,受到一众史学家的推崇。其成长和思想的形成经历,对当今的青年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无论是了解胡适本身的成长经历,还是由此激励自己积极向上,都值得一看。
作者简介
作者: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中国现代史zui著名的学者之一。
26岁的胡适因《文学改良刍议》而一举成名,大举白话文的旗帜,革新了中国几千年来日常生活的表达方式。他的著述也颇为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目录
《容忍与自由》目录:
第一卷 论自由
我们要我们的自由
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
自由主义
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
新闻独立与言论自由
思想革命与思想自由
容忍与自由
第二卷 论治学的方法
在北大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找书的快乐
智识的准备
考试与教育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问题
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典礼致词
谈谈大学
第三卷 论社会文明
归国杂感
援助与自助
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
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政治信仰
武力解决与解决武力
报业的真精神
新闻记者的修养
第四卷 论人生观
辩冤白谤为第一天理
差不多先生传
信心与反省
再论信心与反省
三论信心与反省
回顾与反省
悲观声浪里的乐观
青年人的苦闷
第五卷 论问题与主义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三论问题与主义
中国近一千年是停滞不进步吗?
好政府主义
我的歧路
第六卷 论中西文化
漫游的感想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文学改良刍议
海外归来之感想
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
附录 胡适笔墨
序言
《容忍与自由》序言:
胡适是白话文先驱,他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对中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白话文的初兴,许多语言尚不规范,因此文章中的许多遣词造句也与今日不同,有较多的异体字和异形词,内容上也有前后不统一的现象,标点符号的运用也不规范。为了保持原作的历史风貌,故未作大的改动。在阅读时,还望读者不要误解。
对文中的错别字,我们作了一些更改。文中的外国人名,当时译法与今时译法不同,故添加了脚注说明。且文中引用的许多典故,通过核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故也添加了相应的脚注进行说明。
胡适在学术的许多领域都有建树,但其自身的局限性也很大,他的著作中所表现的一些政治立场和学术观点,就反映了这一点。读者应理性判断。
文摘
《容忍与自由》文摘:
佛书里有这样一段神话:
有一只鹦鹉,飞过雪山,遇见雪山大火,他便飞到水上,垂下翅膀,沾了两翅的水,飞回去滴在火焰上。滴完了,他又飞去取了水回来救火。雪山的大神看他往来滴水救火,对他说道:“你那翅膀上的几滴水怎么救得了这一山的大火呢?你歇歇罢?”鹦鹉回答道:“我曾住过这山,现在见火烧山,心里有点不忍,所以尽一点力。”山神听了,感他的诚意,遂用神力把火救熄了。
我们现在创办这个刊物,也只因为我们骨头烧成灰毕竟都是中国人,在这个国家吃紧的关头,心里有点不忍,所以想尽一点力。我们的能力是很微弱的,我们要说的话也许是有错误的,但我们这一点不忍的心也许可以得着国人的同情和谅解。
近两年来,国人都感觉舆论的不自由。在“训政”的旗帜之下,在“维持共信”的口号之下,一切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都得受种种的钳制。异己便是反动,批评便是反革命。报纸的新闻和议论至今还受检查。稍不如意,轻的便停止邮寄,重的便遭封闭。所以今日全国之大,无一家报纸杂志敢于有翔实的记载或善意的批评。
负责任的舆论机关既被钳制了,民间的怨愤只有三条路可以发泄:一是秘密的传单小册子,二是匿名的杂志文字,三是今日流行的小报。社会上没有翔实的新闻可读,人们自然愿意向小报中去寻快意的谣言了。善意的批评既然绝迹,自然只剩一些恶意的谩骂和丑诋了。
……
《胡适精品文集:容忍与自由+谈哲学与人生+四十自述(套装共3册)》精选了多篇胡适以自由、文明、社会、中西文化等为主题的著名代表性的文章和演讲,涵盖其一生学术文化,涉及大量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时事等方面的内容。胡适用自己推行的白话文,开启民智,身体力行地去追求民主,是世代青年的榜样。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胡适也不能幸免。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毕生推崇自由民主、思想解放的理想,同时也主张全力西化,因此赞誉有之,批评有之,被后世评价为“誉满天下,谤亦随之”。作为近代中国盛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其影响力至今不衰。
让他赞誉有之,谤亦随之的这些思想、观点和主张,在本书中也有全面的体现。阅读本书不仅可深切地体会胡适的这些犀利的观点,并能带动读者思考这些观点的适用。
胡适是蜚声中外的教育家,在文、史、哲等领域均取得了巨大成就。“五四”以来,他是影响中国文化学术深远的人。胡适认为,人生的意义全是个人自己寻来的,全靠自己的作为,这些观点我们书中也可观得。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生命本就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若要生命有意义,就需要自己主动去做有意义的事,这样,才能赋予生命相应的意义。而在那个人心浮躁的年代,胡适用一支笔为无数青年指明了未来的道路,使人们得以窥见人生的意义。不仅如此,胡适的思想对激励当代青年积极向上也有重大意义。因此,本书值得一读。
希望读者读过之后,能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积极向上地去生活。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清晰地记录了母亲订婚到自己离家求学的点点滴滴,包括母亲的教育,自我思想的转变等。14岁的他开始到外地求学,接触新的思想。19岁考取官费留美,从而开始接触国外教育。通过本书,可以直观地了解一代文学大师年少时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如何走上大师之路。
他是20世纪世界影响深远的人物之一,知识分子的典范,受到一众史学家的推崇。其成长和思想的形成经历,对当今的青年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无论是了解胡适本身的成长经历,还是由此激励自己积极向上,都值得一看。
作者简介
作者: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中国现代史zui著名的学者之一。
26岁的胡适因《文学改良刍议》而一举成名,大举白话文的旗帜,革新了中国几千年来日常生活的表达方式。他的著述也颇为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目录
《容忍与自由》目录:
第一卷 论自由
我们要我们的自由
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
自由主义
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
新闻独立与言论自由
思想革命与思想自由
容忍与自由
第二卷 论治学的方法
在北大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找书的快乐
智识的准备
考试与教育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问题
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典礼致词
谈谈大学
第三卷 论社会文明
归国杂感
援助与自助
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
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政治信仰
武力解决与解决武力
报业的真精神
新闻记者的修养
第四卷 论人生观
辩冤白谤为第一天理
差不多先生传
信心与反省
再论信心与反省
三论信心与反省
回顾与反省
悲观声浪里的乐观
青年人的苦闷
第五卷 论问题与主义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三论问题与主义
中国近一千年是停滞不进步吗?
好政府主义
我的歧路
第六卷 论中西文化
漫游的感想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文学改良刍议
海外归来之感想
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
附录 胡适笔墨
序言
《容忍与自由》序言:
胡适是白话文先驱,他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对中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白话文的初兴,许多语言尚不规范,因此文章中的许多遣词造句也与今日不同,有较多的异体字和异形词,内容上也有前后不统一的现象,标点符号的运用也不规范。为了保持原作的历史风貌,故未作大的改动。在阅读时,还望读者不要误解。
对文中的错别字,我们作了一些更改。文中的外国人名,当时译法与今时译法不同,故添加了脚注说明。且文中引用的许多典故,通过核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故也添加了相应的脚注进行说明。
胡适在学术的许多领域都有建树,但其自身的局限性也很大,他的著作中所表现的一些政治立场和学术观点,就反映了这一点。读者应理性判断。
文摘
《容忍与自由》文摘:
佛书里有这样一段神话:
有一只鹦鹉,飞过雪山,遇见雪山大火,他便飞到水上,垂下翅膀,沾了两翅的水,飞回去滴在火焰上。滴完了,他又飞去取了水回来救火。雪山的大神看他往来滴水救火,对他说道:“你那翅膀上的几滴水怎么救得了这一山的大火呢?你歇歇罢?”鹦鹉回答道:“我曾住过这山,现在见火烧山,心里有点不忍,所以尽一点力。”山神听了,感他的诚意,遂用神力把火救熄了。
我们现在创办这个刊物,也只因为我们骨头烧成灰毕竟都是中国人,在这个国家吃紧的关头,心里有点不忍,所以想尽一点力。我们的能力是很微弱的,我们要说的话也许是有错误的,但我们这一点不忍的心也许可以得着国人的同情和谅解。
近两年来,国人都感觉舆论的不自由。在“训政”的旗帜之下,在“维持共信”的口号之下,一切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都得受种种的钳制。异己便是反动,批评便是反革命。报纸的新闻和议论至今还受检查。稍不如意,轻的便停止邮寄,重的便遭封闭。所以今日全国之大,无一家报纸杂志敢于有翔实的记载或善意的批评。
负责任的舆论机关既被钳制了,民间的怨愤只有三条路可以发泄:一是秘密的传单小册子,二是匿名的杂志文字,三是今日流行的小报。社会上没有翔实的新闻可读,人们自然愿意向小报中去寻快意的谣言了。善意的批评既然绝迹,自然只剩一些恶意的谩骂和丑诋了。
……
ISBN | 9789900397113 |
---|---|
出版社 | 武汉出版社 |
作者 | 胡适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