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名家词选 9787559622242,755962224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4166187 类别: 图书 国学 集部
编辑推荐

◎作者的影响力
龙榆生的词学成就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是20世纪很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主编过《词学季刊》。著有《词曲概论》《词学十讲》《唐宋词格律》《中国韵文史》《唐宋诗学概论》《东坡乐府笺》《风雨龙吟室丛稿》《忍寒词》《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等书,所编选本《唐宋名家词选》及《近三百年名家词选》曾风行一时。
◎本版特色
《唐宋名家词选》本是龙榆生先生在暨南大学国文系教学所用,193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历经数次重印,颇受读者喜爱。全书辑录唐、五代、宋词人四十二名家(取元代元好问一家)词作四百八十九篇,堪为习唐宋词作之捷径。1956年此书修订重版之时所选词人增至九十四家之众,所录篇目亦广为七百零八篇。一则侧重词史全貌,二则因时势影响,篇目亦有调整。然亦因此失却选录者独特选编风格。故本书此次重出之际,以1956年版本(内文称“新版”)为底,将1934年版(内文称“旧版”)中异文穿插补充其间,新版所删篇目收入附录,成为新旧整合的“二合一”版本,以期读者既得窥唐宋词史精华,又得晓先生独到编选之处。

名人推荐

君是词源疏凿手,我愧空疎,绳墨初无有。梦起惊天闻众吼,解珠不自嫌衣垢。何日禅关参个透,面对芸芸,不向恒河皱。莫道丹青泥不受,凭君画出江山秀。 —— 赵朴初

榆生一文,论宋词作风转变,甚深而鬯。榆生长于推论,予则用力于考证,思与合力共修词集提要。——夏承焘

作者简介

著者:龙榆生

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晚年以字行,别号忍寒居士、风雨龙吟室主、荒鸡警梦室主。曾任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龙榆生的词学成就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是20世纪很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主编过《词学季刊》。著有《词曲概论》《词学十讲》《唐宋词格律》《中国韵文史》《唐宋诗学概论》《东坡乐府笺》《风雨龙吟室丛稿》《忍寒词》《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等书,所编选本《唐宋名家词选》及《近三百年名家词选》曾风行一时。

目录

李 白 二首………………… 一 李 煜 十二首…………… 五八
張志和 一首………………… 三 潘 閬 五首……………… 六六
韋應物 三首………………… 四 寇 準 一首……………… 六九
王 建 二首………………… 五 范仲淹 三首……………… 七〇
劉禹錫 十二首……………… 六 張 先 十四首…………… 七二
白居易 六首………………… 九 晏 殊 十七首…………… 七九
溫庭筠 十八首…………… 一一 宋 祁 一首……………… 八五
皇甫松 六首……………… 一七 張 昇 一首……………… 八六
韋 莊 二十首…………… 一九 歐陽修 二十七首………… 八七
薛昭蘊 二首……………… 二六 梅堯臣 一首……………… 九五
牛 嶠 一首……………… 二八 韓 縝 一首……………… 九六
毛文錫 二首……………… 二九 柳 永 二十五首………… 九七
牛希濟 一首……………… 三一 王安石 四首…………… 一一一
歐陽炯 五首……………… 三二 王安國 一首…………… 一一四
顧 敻 五首……………… 三五 晏幾道 三十一首……… 一一五
鹿虔扆 一首……………… 三八 蘇 軾 四十二首……… 一二六
閻 選 一首……………… 三九 黃庭堅 十四首………… 一五四
尹 鶚 一首……………… 四〇 秦 觀 十九首………… 一六二
李 珣 九首……………… 四一 張 耒 二首…………… 一七二
和 凝 二首……………… 四四 賀 鑄 二十九首……… 一七四
孫光憲 十二首…………… 四五 晁補之 十首…………… 一八七
張 泌 四首……………… 四八 陳師道 一首…………… 一九三
馮延己 二十三首………… 五〇 王 雱 二首…………… 一九四
李 璟 二首……………… 五六 晁端禮 一首…………… 一九五

趙令畤 四首…………… 一九六 呂本中 五首…………… 二六六
李 廌 一首…………… 一九八 朱敦儒 十四首………… 二六八
晁冲之 二首…………… 一九九 張孝祥 六首…………… 二七二
王 觀 二首…………… 二〇一 韓元吉 二首…………… 二七六
舒 亶 三首…………… 二〇三 陸 游 九首…………… 二七八
毛 滂 一首…………… 二〇五 范成大 五首…………… 二八四
李元膺 二首…………… 二〇六 辛棄疾 四十四首……… 二八六
張舜民 一首…………… 二〇七 陳 亮 五首…………… 三一一
僧 揮 五首…………… 二〇八 劉 過 三首…………… 三一四
李之儀 三首…………… 二一一 姜 夔 二十三首……… 三一七
魏夫人 二首…………… 二一三 史達祖 七首…………… 三三五
周邦彥 三十一首……… 二一四 朱淑真 三首…………… 三四二
万俟詠 五首…………… 二三三 劉克莊 十一首………… 三四三
曹 組 四首…………… 二三五 吳文英 十首…………… 三五〇
蘇 庠 二首…………… 二三七 劉辰翁 十一首………… 三七三
李 甲 一首…………… 二三八 蔣 捷 六首…………… 三八一
魯逸仲 一首…………… 二三九 周 密 五首…………… 三八四
廖世美 二首…………… 二四〇 王沂孫 八首…………… 三九〇
陳 克 二首…………… 二四一 文天祥 二首…………… 三九七
李清照 十三首………… 二四二 張 炎 十四首………… 三九九
孫道絢
張元幹葉夢得 二首…………… 二五二
七首…………… 二五三七首…………… 二五七 附錄 元好問…………… 四〇九

後 記…………………… 四一七
汪 藻 二首…………… 二六一 初版自序………………… 四一九
陳與義 三首…………… 二六二 初版凡例………………… 四二一
岳 飛 二首…………… 二六四 出版後記………………… 四二二

后记

詞興於唐,盛於宋,式微於元明,復興於清。一千年來,詞家才俊並起,詞作浩如煙海。為便鑒賞,詞選本歷代亦不乏佳作,如五代之《花間集》《尊前集》,宋代之《陽春白雪》《絕妙好詞》,清代之《詞綜》《詞選(張惠言)》,皆為傳誦不絕的選本。龍榆生先生編選《唐宋名家詞選》《近三百年名家詞選》兩種,則為現代詞家所選、至今仍廣為流傳的兩種詞選本。

文摘

李 白 二首 錄自明翻宋刊本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

菩薩蠻 一首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瞑色入高樓,有人樓

上愁。玉梯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宋僧文瑩湘山野錄卷上】此詞不知何人寫在鼎州滄水驛樓,復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輔泰見而愛之。後至長沙,得古集於子宣(曾布)內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憶秦娥 一首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

陵闕。

【宋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菩薩蠻、憶秦娥二詞,為百代詞曲之祖。

【清劉熙載藝概卷四】梁武帝江南弄,陶弘景寒夜怨,陸瓊飲酒樂,徐孝穆長相思,皆具詞體,而堂廡未大。至太白菩薩蠻之繁情促節,憶秦娥之長吟遠慕,遂使前此諸家悉歸環內。太白菩薩蠻、憶秦娥兩闋, 足抵少陵秋興八首。想其情境,殆作於明皇西幸後乎?
【王國維人間詞話卷上】太白純以氣象勝。“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八字,
遂關千古登臨之口。後世唯范文正之漁家傲,夏英公之喜遷鶯,差足繼武,
然氣象已不逮矣!

【小傳】
李白(七〇一——七六二)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白生十歲,通詩書。既長,隱岷山。喜縱橫術, 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等居徂來山。天寶初, 南入會稽。旋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歎曰:“子謫仙人也!”言於玄宗,召見金鑾殿,有詔供奉翰林。後賜金放還。安祿山反,白轉側宿松、匡廬間,永王璘辟為府僚佐。璘起兵,逃還彭澤。璘敗,詔流夜郎。會赦,還尋陽。李陽冰為當塗令,白往依之。卒年六十餘。(參考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七文藝中)唐詩人以李、杜最為傑出。白所作詩歌,每喜沿用樂府舊曲。世傳菩薩蠻,憶秦娥二調, 黃花庵所稱為“百代詞曲之祖”者,有人據蘇鶚杜陽雜編(卷上),以為菩薩蠻曲調,大中(宣宗)初始傳入中國,白不得預為填詞。然明皇時,正值新興樂曲盛行,菩薩蠻曲已見於崔令欽之教坊記。令欽亦開元時人。域外樂曲,隋唐間次第傳入者甚富。以白之天才橫逸,偶然興到,依新聲作長短句,亦非絕對不可能。近人楊憲益主張“菩薩蠻”乃“驃苴蠻”或“苻詔蠻”之異譯。其曲調乃古緬甸樂,開、天間傳入中國。李白原為氐人,或已於幼時熟習此種曲調。約當二十五歲左右,曾徘徊襄、漢間,可能於湖南鼎州滄水驛樓,題此曲辭云云。(零墨新箋)任二北亦稱:“信如此說,驗之教坊記、奇男子傳,及敦煌卷子斯四三三二等所有資料,無不吻合,可知乃較為接近事實者。”(敦煌曲初探第五章)故本編仍依舊說,以白作冠首云。

張志和 一首 錄自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

漁歌子 一首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篛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歷代詩餘卷二百十一引樂府紀聞】張志和自稱煙波釣徒,嘗謁顏真卿於湖州,以舴艋敝,請更之,願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作漁歌子詞。
【藝概卷四】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一闋,風流千古。東坡嘗以其成句用入鷓鴣天,又用於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猶未若原詞之妙通造化也。太白菩薩蠻、憶秦娥,張志和漁歌子,兩家一憂一樂,歸趣難名。或靈均思美人、哀郢,莊叟濠上近之耳。

【傳記】
張志和字子同,婺州金華人。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著玄真子, 亦以為號。每垂釣,不設餌,志不在魚也。(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 西塞山在吳興。志和蓋常往來於太湖附近各地云。

韋應物 三首 錄自明刊本韋江州集
調嘯詞 別作調笑令 二首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

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河漢,河漢,曉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別

離。離別,離別,河漢雖同路絕。

三臺詞 一首
冰泮寒塘始綠,雨餘百草皆生。朝來門閭無事,晚下高齋

有情。

【傳記】
韋應物,京兆長安人。少任俠,曾以三衞郎事明皇。大曆十四年
(公元七七九),自鄠縣令除櫟陽令。歷任滁州、江州、蘇州刺史。罷郡,寓於永定佛寺。應物性高潔,所在焚香掃地而坐,唯顧況、皎然輩得與唱酬。白居易嘗語元稹云:“韋蘇州歌行,才麗之外,深得諷諫之意,而五言尤為高遠雅淡,自成一家。”其小詞不多見,唯三臺令、轉應曲流傳耳。(參考唐詩紀事及韋江州集附錄)

王 建 二首 錄自汲古閣刊本樂府詩集近代曲辭
宮中調笑 二首
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玉顏憔悴三年,誰復商量管

絃?絃管,絃管,春草昭陽路斷。

楊柳,楊柳,日暮白沙渡口。船頭江水茫茫,商人少婦斷

腸。腸斷,腸斷,鷓鴣夜飛失伴。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八十二近代曲辭】樂苑曰:“調笑,商調曲也。” 戴叔倫謂之轉應曲。

【傳記】
王建字仲初,潁川人。大曆十年(七七五)進士。初為渭南尉, 歷秘書丞,侍御史。太和中,出為陝州司馬,從軍塞上。後歸咸陽, 卜居原上。建工樂府,與張籍齊名。(石印本全唐詩第十一冊)黃昇曰:“王仲初以宮詞百首著名,三臺令、轉應曲,其餘技也。”(歷代詩餘卷一百十二引花庵詞客語)

劉禹錫 十二首 錄自樂府詩集近代曲辭
竹枝 三首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

流無限似儂愁。

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箇裏愁人腸自斷,由

來不是此聲悲。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

刀短笠去燒畬。
【宋刊本劉夢得文集卷九竹枝詞引】四方之歌,異音而同樂。歲正月, 余來建平,里中兒(原誤作見,依全唐詩改。)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其卒章激訐如吳聲,雖傖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淇(原誤作湛)濮之豔。昔屈原居沅、湘間,其民迎神,詞多鄙陋,乃為作九歌。到于今, 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詞九篇,俾善歌者颺之附于末,後之聆巴歈,知變風之自焉。
【宋王灼碧雞漫志卷一】唐時古意亦未全喪,竹枝、浪淘沙、拋球樂、楊柳枝,
乃詩中絕句,而定為歌曲。

【宋邵博聞見後錄卷十九】夔州營妓為喻迪孺扣銅盤,歌劉尚書竹枝詞九解,
尚有當時含思宛轉之豔,他妓者皆不能也。迪孺云: 歐陽詹為并州妓賦:“高城
已不見,況乃城中人”詩,今其家尚為妓,詹詩本亦尚在。妓家夔州,其先必
事劉尚書者,故獨能傳當時之聲也。
竹枝 一首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

是無晴還有晴。

【案】兩“晴”字原皆作“情”,此依宋本劉集,諧聲雙關語也。

楊柳枝 三首
金谷園中鶯亂飛,銅駝陌上好風吹。城東桃李須臾盡,爭

似垂楊無限時?

煬帝行宮汴水濱,數株殘柳不勝春。昨劉集作晚來風起花如

雪,飛入宮牆不見人。

輕盈嫋娜占年華,舞榭妝樓處處遮。春盡絮飛留不得,隨

風好去落誰家?
浪淘沙 二首
汴水東流虎眼文,清淮曉色鴨頭春。君看渡口淘沙處,渡

卻人間多少人!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

起沙堆似雪堆。
ISBN9787559622242,7559622240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龙榆生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