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寥子诗集 978753258678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4169949 类别: 图书 国学 集部
编辑推荐

《参寥子诗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宋代)道潜

目录

‘云门宗丛书’序一释绍云(一)
‘云门宗丛书’序二杨曾文(一)
‘云门宗丛书’序三释明向(一)
整理前言(一)
参寥子诗集卷一(一)
庐山杂兴十五首(一)
陈季常静菴(七)
何氏寒碧堂(九)
玉荆山人崔君草堂(九)
虚寂堂(一〇)
游咏真洞赠陶道人(一一)
廖司法挽辞(一一)
絶句(一二)
览秀亭(一二)
归宗道中(一三)
寄王慎中教授(一四)
夏日山居十首(一五)
秋江(一七)
周茂叔郎中濂溪(一七)
陶宣德逸老堂二首(一八)
夜渡採石(一九)
秋日西园五首(一九)
寄题济源令杨君兰轩(二二)
送琳上人还杭(二三)
春日即事呈定海尉葛叔忱(二四)
临平道中(二五)
寄龙井辨才法师(二六)
载游鹤林寺(二六)
江上秋夜(二七)
邵仲恭许相过金山未至(二七)
淮王府园与王元规承事同赋三首
(二八)
春晚三首(二九)参寥子诗集卷二(三〇)
邵伯道中二首(三〇)
平山堂观雨(三一)
建隆秋夜二首(三一)
晚步(三二)
次韵阎永仁博士同饮蜀井(三二)
次韵永仁见赠(三三)
次韵何子温龙图见赠(三三)
杨康功待制所藏醉道士石(三四)
乾明夜坐怀孙莘老学士(三五)
维阳府学四柏堂邹志完待制时为教官
(三五)
次韵少游学士送龚深之往金陵见
王荆公四首(三六)
次韵黄子理宣德田居四时四首(三七)
和龙直夫秘校细雨三首(三九)
次韵孙传师龙图游醴泉寺(四〇)
春晴二首(四一)
东园三首(四二)
淮上三首(四三)
冬夜会孙莘老司谏书斋三首(四四)
晓出土山(四五)
寄蔡彦规主簿(四五)
次韵太虚夜坐(四五)
广陵城外埜步呈莘老(四六)
次韵王通叟寺丞见寄(四六)
寄仲恭(四七)
早秋南楼书事(四七)
和莘老经六合西门水亭怀裴学士
(四八)
何莘老初至温泉呈庆禅师(四九)参寥子诗集卷三(五〇)
再赋温泉(五〇)
次韵莘老游龙洞(五〇)
次韵莘老赠显之(五一)
虚乐亭(五一)
次韵朱伯收主簿观雪二首(五二)
次韵姜伯辉朝奉宿九曲池(五三)
邗沟絶句(五三)
过新开湖寄李端叔大夫(五四)
都下晓霁(五五)
酬邵彦瞻朝奉见寄(五五)
访彭门太守苏子瞻学士(五六)
彭门书事寄少游三首(五七)
虚白斋(五八)
子瞻席上令歌舞者求诗戏以此赠
(五九)
陪子瞻登徐州黄楼(五九)
逍遥堂书事呈子瞻(六〇)
次韵子瞻饭别(六一)
次韵少游寄李齐州(六一)
次韵少游和子理梅花(六二)
自彭门回止淮上因寄子瞻(六二)
与曾逢原寺丞相别(六三)
夜泊淮上复寄逢原(六三)
晓发桃源渡寄端叔(六四)
赠邹医(六四)
寄苏子由著作(六六)
赠子固舍人二首(六六)
宿乾明(六七)
寄莘老(六七)
寄李公择侍郎(六八)
俞公达待制挽辞二首(六八)参寥子诗集卷四(七〇)
春行(七〇)
次韵传师见过(七〇)
淮上闻雁寄仲恭(七一)
与怡然夜话(七一)
鹤林寺(七一)
寄舒尧文教授(七二)
次韵顺上人寄叔康讲师(七二)
次韵顺上人登寿宁阁(七三)
得端叔淮上书(七四)
送慧悟大师还阙下(七五)
将之金陵寄侍琪服之秀才(七五)
锺山夜月(七六)
睡起(七六)
曾子固舍人挽辞二首(七七)
子瞻赴守湖州(七八)
吴江垂虹亭同赋得岸字(七九)
同吴兴尉钱济明南溪泛舟(八〇)
吴兴道中寄子瞻(八一)
田居四时四首(八一)
夏日龙井书事四首(八二)
寄俞伯谟宣义昆仲二首(八五)
夏夜(八五)
送楚上人还广陵庆禅师法席(八六)
下湖晚归(八七)
秋日西湖六首(八八)
晨起(九〇)参寥子诗集卷五(九一)
戏招李无悔秀才(九一)
西湖雪霁寄彦瞻(九一)
次韵彦瞻舟次三墩见寄(九二)
次韵彦瞻樊良道中(九三)
寄张明甫朝奉(九三)
探梅(九四)
岁寒亭(九四)
与元规话别二首(九五)
春日二首(九五)
春词三首(九六)
驻景楼(九七)
程公闢给事罢会稽道过钱塘因以诗
见赠二首(九八)
寄济明(九九)
江行寄俞仲宽察院(一〇〇)
春日杂兴十首(一〇〇)
雪堂雨中(一〇三)
春日赤壁二首(一〇四)
留别雪堂呈子瞻(一〇四)
寄题徐德之先生闲轩(一〇五)
九江与东坡居士话别(一〇五)
赠潘邠老秀才(一〇六)
酬周元翁推官见赠(一〇七)
南康与曾子宣内翰相别抵暮大
风闻泊舟神林浦因以诗寄之
(一〇八)
曾子开吏部服阕赴召道过庐山
与余宿会东林观子固舍人题
名一首(一〇九)
过公择藏书室(一〇九)
双溪晓步怀少游子实(一一〇)参寥子诗集卷六(一一一)
寄王元均奉议昆仲(一一一)
庐山杂兴四首(一一二)
宿回峰院寄黄择中察院(一一三)
寄史院王正仲曾子开二学士(一一三)
寄东坡昆仲(一一四)
梅花寄章仲释法曹(一一五)
梅花三首(一一五)
寄福州太守孙莘老龙图(一一六)
闻子由舟及南昌以寄之(一一八)
和子由彭蠡湖遇风雪(一一八)
寄俞秀老清老二居士三首(一二〇)
庐山道中怀子瞻(一二一)
酬周亨叔主簿见赠(一二一)
访荆国王公三首(一二二)
谒上竺观音大士(一二三)
次韵元翁见寄(一二三)
病中四絶句呈刘景文左藏四首
(一二四)
余初入智果院(一二五)
龙井辩才老师新亭初成有诗呈
府帅翰林公俾余继和,辄次
元韵(一二六)
次韵苏仲豫承务寄伯达推官(一二七)
辩才生日(一二七)
寄题解颐堂(一二八)
送仲豫叔党二承务赴试春闱(一二九)
同苏文饶主簿西湖夜泛(一二九)
酬钱塘宰王昭叔朝奉(一三〇)
景文宠示四月十七日翰林公过
龙山真觉院赏枇杷五言一章
景文已和之复使余继其后
(一三〇)
夏夜奉怀景文路分(一三一)
次韵景文会朱充仁大夫魏敏中朝
奉于望湖楼长句(一三一)
寒食日苏翰林同马仲玉提刑过
访有诗示怡然并余余次韵
(一三二)参寥子诗集卷七(一三四)
别苏翰林(一三四)
送景文(一三四)
赠太守林子中待制(一三五)
四照阁奉陪辩才老师夜坐怀少游
学士(一三五)
赠天竺聪道人(一三六)
送僧游天台(一三七)
览黄子理诗卷(一三七)
梅花寄汝阴苏太守(一三八)
次韵陈敏善秀才见过(一三八)
都僧正慈化大师輓词三首(一三九)
次韵吴承老推官观开西湖(一四〇)
都僧正既阙子中待制欲余补其位
辄辞以小诗遂获免(一四一)
送子中待制三首(一四一)
晓发苕溪将次径山呈通判廖明略
学士(一四二)
次韵王行甫奉议湖上晚归遇雨
(一四三)
同曾仲锡通判游天竺诸山(一四三)
次韵刘韦孟主簿湖上三首(一四四)
游苕溪道场山(一四五)
夏夜(一四五)
送兰花与毛正仲运使二首(一四六)
夏日竹阁(一四六)
送李仲益赴襄阳幕(一四七)
访勤上人(一四七)
答柯山晓上人(一四八)
送俞伯谟宣德赴辟成都(一四八)
次韵文饶同自龙井出资国度泛舟
以归北山(一四九)
陪司马才仲节推诸君游天竺得
青字(一五〇)
呈丞相章公(一五〇)
过定林谒荆公画像二首(一五一)
次韵曾子开侍郎话别二首(一五一)
书梦寄妙懿(一五二)
观恭师诗书以二絶勉之二首(一五二)
过锺山寻俞清老不遇(一五三)
次韵刘伯昌长官见赠(一五三)
次韵法真禅师送曾敬之宣德昆仲
(一五四)
送文惠师还金华(一五五)
证师圣可桐虚斋(一五五)
规师方外停云斋(一五六)
卜居智果方外以诗见寄次韵奉酬
二首(一五七)
次韵周开祖大夫泛湖见访(一五七)参寥子诗集卷八(一五九)
次韵才仲试院梦中书事见寄五首
(一五九)
赠吴子野先生(一六〇)
送庠上人(一六一)
次韵才仲山行(一六一)
与神智师话别(一六二)
晖晖堂(一六三)
次韵嵩阳陈叔易先生见访二首
(一六三)
晓霁(一六四)
次韵龚尧佐帐勾晨起感怀(一六四)
远斋为玉上人作(一六五)
怀仙阁(一六六)
华亭道中(一六六)
同周元翁著作范明远祕校西湖
夜泛各赋一首(一六七)
和元翁(一六七)
和明远(一六八)
次韵月上人秋夜见寄(一六八)
送远上人还金华(一)
宿天竺三首(一)
晨起(一七〇)
喜不群不疑见访(一七一)
送桐江明上人之都下(一七一)
送定上人还会稽(一七一)
次韵刘蔡仲秀才雪后登竹阁二首
(一七二)
次韵黄仲闵主簿见访游宝云诸寺
(一七二)
苏世美夫人挽辞(一七三)
重居夜坐怀苏伯达昆仲(一七四)
慕容居士双楠轩(一七四)
次韵苏端明定武雪浪斋(一七五)
无为堂(一七六)
示法颖(一七七)
清聚轩(一七七)
次韵晓师见别欲游京洛(一七七)
游径山怀司马才仲(一七八)
云巢三首(一七八)
清明日湖上呈秦少章主簿(一七九)
送诚无上人还洞山文禅师席下
(一八〇)
燕默堂(一八一)
送严上人还永嘉(一八一)
吴门狱中怀北山旧隐六首(一八二)
吴门有怀钱塘何彦时仙尉三首
(一八四)
刘咸临秀才挽词四首(一八五)
赠霍山人(一八六)参寥子诗集卷九(一八八)
送刘不已推官罢奉符尉入都注拟
(一八八)
过彭城观陈传道知録所藏东坡
公画(一八九)
淮上观水(一八九)
戏书诚师秋景小屏(一八九)
过韫秀堂观仲豫二诗因次其韵
二首(一九〇)
次韵聪师见寄二首(一九〇)
次韵升师见招二首(一九一)
残菊(一九二)
涤轩(一九二)
千顷廨院观司马才仲遗墨次韵
(一九三)
唐昌王悦道桃竹轩(一九三)
溪上(一九四)
听盛道人琴二首(一九四)
千顷山圆镜堂呈应禅师(一九五)
沉道原养浩堂(一九六)
宣上人玉渊堂(一九七)
与定师话别六言四首(一九七)
慧觉孜师緑筠轩(一九八)
夏夜智果怀武康令毛泽民(一九九)
寄宗室赵伯言朝请(二〇〇)
读东坡居士南迁诗(二〇一)
读闻复诗卷(二〇一)
次韵闻复庐山见怀(二〇一)
夏日寄愚坦二上人(二〇二)
次韵闻复西湖夏日六言十首(二〇二)
夏夜偶兴(二〇五)
次韵古上人湖上步月(二〇五)
临江月上人(二〇六)
琅琊山茶仙亭呈曾子开侍郎
(二〇七)
送钱持王主簿西归(二〇八)
寄子开内翰(二〇八)
赠潜照月师(二〇九)
垂慈堂木樨花(二一〇)
次韵关子容晚霁二首(二一一)
再和湖上晚归二首(二一一)
次韵子容同圣功见过二首(二一二)参寥子诗集第十(二一四)
续许元裕梦中作二首(二一四)
次韵闻复湖上秋日十首六言(二一五)
观宗室赵明发使君所画访戴图并
二小诗因次其韵二首(二一七)
次韵楼试可承议见招(二一八)
次韵秦少游学士观宗室大年观察
所画江干晚晴图四首(二一八)
春阴(二一九)
次韵伯言明发登西楼望桃花二首
(二一九)
送伯言赴姑苏上幕(二二〇)
赠欧阳季默承议(二二〇)
次韵刘延中廷直见赠(二二一)
酬刘巨载舍人见赠所画山水扇
(二二二)
观明发画李贺高轩过图(二二二)
次韵东坡居士过岭(二二三)
次韵代岭上老人答(二二三)
次韵子由侍郎书事二首(二二四)
次韵试可见访峻极遇雨(二二四)
揖仙亭(二二五)
次韵试可同游法王岳寺(二二六)
次韵试可喜雨(二二六)
峻极夏夜(二二七)
观宗室曹夫人画三首(二二七)
次韵阳翟尉黄天选见寄(二二八)
秋声(二二九)
次韵试可岳祠祭土宿斋(二三〇)
赠宗室德强团练(二三〇)
哭少游学士三首(二三一)
次韵天选寄逍遥庵黄居士(二三四)
次韵试可同谒子晋祠二首(二三四)参寥子诗集卷十一(二三六)
寄王晋卿都尉(二三六)
与田承君宗丞话旧(二三六)
登岳顶呈试可邦直(二三七)
送王彦龄承务还河内(二三九)
寄宗室周臣观察(二三九)
题宗室公震防御画后二首(二四〇)
同赵伯充防御观东坡所画枯木
二首(二四一)
大年观察许作从驾出南薰门雪霁
图因以诗督之(二四一)
与廖明略学士赋馀干县白云亭一
首呈吴明府(二四二)
赋王立之承奉园亭十首(二四二)
送慈义偁师游嵩少(二四五)
东坡先生挽词四首〔一〕(二四五)
再哭东坡四首(二四六)
再哭东坡七首(二四八)
孔子韶方平与其姪处度相访于香
山作此诗以赠之(二五一)
孔平子书阁所藏石菖蒲(二五一)
送处度赴试(二五二)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十首
(二五三)
行歌亭孔宁极先生所居四首(二五六)
次韵孔处度李荣期同游汝阳城西
等慈寺溪堂(二五七)
次韵方平见寄(二五八)
寄题南阳刘氏松堂(二五八)
同韩子苍游黄山观约高寿朋张公
硕不至(二五九)
子苍见和二篇再用前韵酬之(二六〇)
次韵王潜翁题王孝孙所藏摩诘听
松图(二六〇)
游业城韩氏东园(二六一)
过张公硕廷直息轩(二六一)参廖子诗集卷十二(二六三)
静舍与蔡秀如承事会话(二六三)
赠耿纯叔袐校二令姪(二六四)
读子仓诗卷二首(二六四)
赠贤上人(二六五)
次韵高寿朋殿直喜雪二首(二六六)
书申正己秀才所藏雀竹图后二首
(二六七)
过韩氏庄登小阁二首(二六七)
郑元规秀才内乐庵(二六八)
李荣期秀才杞菊轩(二六八)
寄潘仲升秀才(二)
次韵方平送李南仲赴试春闱(二七〇)
刘福老长官佚老堂(二七〇)
赠权上人兼简其兄高致虚秀才
(二七一)
孙传师密学輓辞四首(二七二)
孙志甫主簿輓词二首(二七三)
次韵张敏叔工部题郭殿直远趣轩
(二七四)
蒙泉堂(二七四)
八月十七夜梦中作(二七四)
哭休上人(二七五)
邃隐堂(二七五)
宁川西寺水阁呈周格非承议(二七五)
僧首然师院北轩观牡丹(二七六)
用法颖韵寄信上人(二七七)
昌化双溪堂呈府签判德茂宣德
(二七七)
用法颖韵寄诜上人(二七八)
山中书事(二七八)
次韵孔天瑞秀才见寄(二七九)
听天竺慧照师琴(二七九)
寄伯言明发(二八〇)
过玉师室观霅川范生梅花(二八〇)
处顺斋(二八一)
赠圣可证师(二八一)
次韵通守杨叔丰大夫游狼山二首
(二八二)
过都监赵思正崇班容膝庵(二八三)
酬王衮臣朝奉见寄(二八四)
观宗室伯山司户诗卷(二八四)
次韵思正雨中偶兴(二八五)
酬赵存道都曹见赠(二八五)
次韵思正游南寺赏牡丹(二八六)
赠思正令子(二八六)
思正挈家游张氏园有诗俾余次韵
(二八六)
维阳秋日西郊四首(二八七)附録一:编外诗(二八九)
题东坡墨竹赠官妓(二八九)
秋(二八九)
眠醉亭(二九〇)
归溪上(二九〇)
梅花(二九〇)
句(二九一)附録二:编外文章(二九二)
新秋帖(二九二)
与山主宁师乡友帖(二九二)
题净慈诠上人荷香亭壁(二九三)
菖蒲颂(二九三)
与淑通教授道友(二九三)附録三:诗集序跋(二九五)
序一:参寥集陈(师道)序(二九五)
序二:参寥集吴(之屏)序(二九六)
序三:参寥集黄(谏)序(二九六)
序四:参寥集汪(汝谦)序(二九七)
序五:参寥集杨(德周)序(二九八)
陈朝辅参寥诗集序(三〇〇)
四部丛刊三编参寥子诗集黄丕
烈跋见四部丛刊三编(三〇一)
四库全书参寥子集提要集部三别
集类二(三〇二)

文摘

版权页:

涪翁往播迁,风义颇凋沦。施州奋不顾,伏腊□且勤。
霜雪桥群木,凛然见松筠。施州归夜台,遗编照青春。
嗟我独不识,览卷徒悲辛。有子绍门户,飘飘气方振:
能文得父风,作语殊不陈。流源日疏凿,岂易量涯津。
结庐依通衢,隔墙闹蹄轮。颓然小轩上,息偃全天真。
男儿功名志,蠖屈终一申。谁能效急急,倪仰车马尘。
涪翁为子名,高意庶可循,
参廖子诗集卷十二
静舍与蔡秀如承事会话
浮云无根蒂,合散不可拘。忽然随高风,千里各须臾。
吾生共天壤,出处良亦如。忆昔淮水滨,与君倾盖初。
翘翘两弟昆,文彩照冰壶。门阑本世冑,折节胜寒儒。
扁舟倚高岸,为我饭伊蒲。清淡落犀尘,鄙吝惊扫除。
一别今四载,相忘寄江湖。蝎来过汝颖,弔旧投生刍。
寅缘访山水,岁晚倦回车”萧萧古寺底,仿彿日已晡。
闻君户外音,倒屣迎前趋。胡为乎来哉,吏牒颇驰驱。
高材困所役,何似林间樗;清寒凛败屋,猛燄焚枯株。
胡床坐相对,气貌温以舒。明朝各异县,那得同蘧庐。
无烦歎离索,且尽一笑娱。
ISBN9787532586783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道潜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