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屈原的《离骚》是诗人晚年遭受放逐时以心血和泪花所组成的抒情长诗。这不仅是中国的、也应该是世界诗史中最伟大的文学经典作品之一。
《招魂》通篇乃自明其志,精神实质与《离骚》、《天问》、《哀郢》等是贯注通连的,所以司马迁才并举这四个诗篇作为诗人的代表作。司马迁在《传赞》中所说的“悲其志”,即悲悯屈原的光争日月之志。忠贞的屈原虽身处江南之野,却无时无刻不系怀故都,怵心民瘼。正因为“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哀郢》),“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抽思》),他就不能不“愁懑山泽,魂魄放佚”了。诗人预感到“厥命将落”,自悲壮志未遂,于是写了这篇《招魂》。
这两篇是整个楚辞中非常重要的两篇,同时也是屈原的代表作。文怀沙先生翻译楚辞,有着自己的特色,是一种基于自我理解的感情基础之上的意绎,而非通常大家都所取的直译。
直译于意绎,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阅读快感却不可同日而语。前者更为晦涩难懂,后者却极为优美顺畅!
文怀沙先生治学以研究《楚辞》称世,创立宝学、东方美声学,对经史百家、历代诗词歌赋、佛学、医学、红学、音乐、戏剧、金石书画等也广有涉猎。其诗文书法皆为世所重,在学林享有盛誉。
作者简介
名齋,字怀沙,以字行,斋名燕堂,号燕叟。1910年生于北京,祖籍湖南。治学以研究《楚辞》称世,创立宝学、东方美声学,对经史百家、历代诗词歌赋、佛学、医学、红学、音乐、戏剧、金石书画等也广有涉猎。其诗文书法皆为世所重,在学林享有盛誉。主编的书籍有: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丛刊》 《四部文明》 (《商周文明》 《秦汉文明》 《魏晋南北朝文明》 《隋唐文明》)。主要著作有: 《鲁迅旧诗新诠》 《屈原<九歌>今绎》 《屈原<离骚>今绎》 《屈原<九章>今绎》 《屈原集》 《屈原<招魂>今绎》 《中华根与本》 《文怀沙序跋集》 《文怀沙书法集》等。
目录
总序
文怀沙先生的“自白”
新年试笔“文老弟”
上篇 屈原离骚今绎
《离骚》不仅是诗人屈原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也应该是中国甚或是世界诗史上最伟大的一篇。这篇作品大概是楚顷襄王时,诗人被放逐在江南那个期间所作的(约在公元前290 年)。
下篇: 屈原招魂今绎
《招魂》通篇乃自明其志,精神实质与《离骚》、《天问》、《哀郢》等是贯注通连的,所以司马迁才并举这四个诗篇作为诗人的代表作。司马迁在《传赞》中所说的“悲其志”,即悲悯屈原的光争日月之志。
篇外:楚辞讲录
关于《屈原< 九章>》
诗人屈原及其诗篇《离骚》
祖国的诗人之父——屈原
关于《屈原< 九歌>》
再谈《屈原< 九歌>》
读《屈子赋》散记
屈原集前后
附录
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选)》
沈亚之《屈原外传》
班固《离骚赞序》
王逸《楚辞章句序》
刘勰《辨骚》
老友文怀沙与他的“吟咏”
莎翁复活记
后记
参考书目
文摘
帝高阳之苗裔兮1,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2。( 东冬合韵)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3。( 耕真合韵)
|绎文|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表字伯庸的是我的父亲。
当木星高悬在斗牛之间的那年正月,庚寅的那天,是我的诞辰。
为了我的生辰, 我的父亲曾作一番考究,他赐给我以美名。
“正则”就是我的本名,表字被唤作“灵均”。
|注|
1.“高阳”,即古帝颛顼氏,相传是黄帝的孙子。
2. 中国古代纪年的方法是以太岁星(即木星)的运行作为标准的。原来岁星大约十二年绕太阳一周,古代的天文家就把它全部运转的过程,划分为十二个部位:即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
丑,名为“辰次”。大约岁星每年移动一个辰次。当它走到一个辰次时,天文家都给与一个专名,例如:走到寅位的辰次时,就叫做“摄提格”。所谓原文的“摄提贞于孟陬兮”,“摄提”二字乃是“摄提格”的简称。“孟”是开始的意思,“陬”是正月,正月又是寅月。所以原文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那就是说:屈原是当着太岁星运转到“寅”的辰次——即斗牛之间的那年寅月庚寅之日降生的。根据这两句诗作为索引,对于屈原的生日有好些种不同的推算的方法:陈玚说:“自楚怀王以前,上推威王九年庚寅及宣王十五年丙寅,此二年中建寅之月,皆无庚寅之日,惟宣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3 年)戊寅建寅之月己巳朔,庚寅为月之二十七日,屈子殆以是年生乎?”(《屈子生卒年月考》)刘师培说:“楚
宣王戊寅二十七年(案当周显王二十六年),距入乙卯蔀四十九年,积月六百零六,闰余一。积日一万七千八百九十五,小余六百五十四,大余十五,得庚午为正月朔,庚寅为正月二十一日,屈子之出,当在是年。”(《古历管窥》)郭沫若师则以为岁星在事实上超过一次辰位,屈原所指的寅年,应该是纪元前340 年,因为那年的正月初七是庚寅日。又,屈原为什么在诗篇的开始大书自己的生日,其用意是否在于自我炫耀,是很值得怀疑的。友人王闻夫先生认为庚寅是屈原的生日,同时也是重黎的忌辰。重黎是颛顼之后,因此也是楚宗室屈原的另一先祖。至于他死的原因,《史记?楚世家》说:“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由此可见,重黎是高辛氏帝喾杀死的,而死的那天正是庚寅。屈原恰好生在这一天。所以把它郑重记录下来,其用意不外是:我生就是高辛氏族的敌人,我一定要替我被害的祖宗报仇。高辛是秦国的真正祖先,在《离骚》中,他是以屈原的情敌的人格而出现,实际上是影射着楚国的政敌秦国的。或谓秦是高阳之后,乃是不可靠的。
3. 屈原本来名平,字原。这里用正则和灵均分别影射他的名字。王夫之说:“平者正之则也;原者地之善如均平者也,灵,善也。”或疑正乃巫之讹,巫则即后文巫咸之类。灵均即灵氛。为屈原命名、字者乃二巫者。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4,纫秋兰以为佩5。( 之韵)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6,夕揽洲之宿莽。( 鱼韵)
|绎文|
我既然具有美善的内在,同时更有超绝凡人的奇才。
正如同披上了江离和幽芷的外衣,
又纽结了秋天的兰花作为佩带。
我是这般兴奋而且匆忙地,往前赶路,
深恐那流水似的时光不能为我掌握。
天晓,采取山脚下的木兰花,
黄昏以后,我还在摘取水洲岸畔茂密的宿草。
|注|
4.“江离”,类似芎的一种香草。松村任三以为是一种藻类,名为
Gracilaria confervoides。王逸以为即芍药(芍药又名将离),皆非。“芷”
又名泽芬,一名芳香。
5.“兰”,Eupatorium japonicum 或E.Chinense, 一名红眼兰。
6.“木兰”即Magdnolia denudata。
屈原的《离骚》是诗人晚年遭受放逐时以心血和泪花所组成的抒情长诗。这不仅是中国的、也应该是世界诗史中最伟大的文学经典作品之一。
《招魂》通篇乃自明其志,精神实质与《离骚》、《天问》、《哀郢》等是贯注通连的,所以司马迁才并举这四个诗篇作为诗人的代表作。司马迁在《传赞》中所说的“悲其志”,即悲悯屈原的光争日月之志。忠贞的屈原虽身处江南之野,却无时无刻不系怀故都,怵心民瘼。正因为“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哀郢》),“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抽思》),他就不能不“愁懑山泽,魂魄放佚”了。诗人预感到“厥命将落”,自悲壮志未遂,于是写了这篇《招魂》。
这两篇是整个楚辞中非常重要的两篇,同时也是屈原的代表作。文怀沙先生翻译楚辞,有着自己的特色,是一种基于自我理解的感情基础之上的意绎,而非通常大家都所取的直译。
直译于意绎,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阅读快感却不可同日而语。前者更为晦涩难懂,后者却极为优美顺畅!
文怀沙先生治学以研究《楚辞》称世,创立宝学、东方美声学,对经史百家、历代诗词歌赋、佛学、医学、红学、音乐、戏剧、金石书画等也广有涉猎。其诗文书法皆为世所重,在学林享有盛誉。
作者简介
名齋,字怀沙,以字行,斋名燕堂,号燕叟。1910年生于北京,祖籍湖南。治学以研究《楚辞》称世,创立宝学、东方美声学,对经史百家、历代诗词歌赋、佛学、医学、红学、音乐、戏剧、金石书画等也广有涉猎。其诗文书法皆为世所重,在学林享有盛誉。主编的书籍有: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丛刊》 《四部文明》 (《商周文明》 《秦汉文明》 《魏晋南北朝文明》 《隋唐文明》)。主要著作有: 《鲁迅旧诗新诠》 《屈原<九歌>今绎》 《屈原<离骚>今绎》 《屈原<九章>今绎》 《屈原集》 《屈原<招魂>今绎》 《中华根与本》 《文怀沙序跋集》 《文怀沙书法集》等。
目录
总序
文怀沙先生的“自白”
新年试笔“文老弟”
上篇 屈原离骚今绎
《离骚》不仅是诗人屈原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也应该是中国甚或是世界诗史上最伟大的一篇。这篇作品大概是楚顷襄王时,诗人被放逐在江南那个期间所作的(约在公元前290 年)。
下篇: 屈原招魂今绎
《招魂》通篇乃自明其志,精神实质与《离骚》、《天问》、《哀郢》等是贯注通连的,所以司马迁才并举这四个诗篇作为诗人的代表作。司马迁在《传赞》中所说的“悲其志”,即悲悯屈原的光争日月之志。
篇外:楚辞讲录
关于《屈原< 九章>》
诗人屈原及其诗篇《离骚》
祖国的诗人之父——屈原
关于《屈原< 九歌>》
再谈《屈原< 九歌>》
读《屈子赋》散记
屈原集前后
附录
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选)》
沈亚之《屈原外传》
班固《离骚赞序》
王逸《楚辞章句序》
刘勰《辨骚》
老友文怀沙与他的“吟咏”
莎翁复活记
后记
参考书目
文摘
帝高阳之苗裔兮1,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2。( 东冬合韵)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3。( 耕真合韵)
|绎文|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表字伯庸的是我的父亲。
当木星高悬在斗牛之间的那年正月,庚寅的那天,是我的诞辰。
为了我的生辰, 我的父亲曾作一番考究,他赐给我以美名。
“正则”就是我的本名,表字被唤作“灵均”。
|注|
1.“高阳”,即古帝颛顼氏,相传是黄帝的孙子。
2. 中国古代纪年的方法是以太岁星(即木星)的运行作为标准的。原来岁星大约十二年绕太阳一周,古代的天文家就把它全部运转的过程,划分为十二个部位:即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
丑,名为“辰次”。大约岁星每年移动一个辰次。当它走到一个辰次时,天文家都给与一个专名,例如:走到寅位的辰次时,就叫做“摄提格”。所谓原文的“摄提贞于孟陬兮”,“摄提”二字乃是“摄提格”的简称。“孟”是开始的意思,“陬”是正月,正月又是寅月。所以原文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那就是说:屈原是当着太岁星运转到“寅”的辰次——即斗牛之间的那年寅月庚寅之日降生的。根据这两句诗作为索引,对于屈原的生日有好些种不同的推算的方法:陈玚说:“自楚怀王以前,上推威王九年庚寅及宣王十五年丙寅,此二年中建寅之月,皆无庚寅之日,惟宣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3 年)戊寅建寅之月己巳朔,庚寅为月之二十七日,屈子殆以是年生乎?”(《屈子生卒年月考》)刘师培说:“楚
宣王戊寅二十七年(案当周显王二十六年),距入乙卯蔀四十九年,积月六百零六,闰余一。积日一万七千八百九十五,小余六百五十四,大余十五,得庚午为正月朔,庚寅为正月二十一日,屈子之出,当在是年。”(《古历管窥》)郭沫若师则以为岁星在事实上超过一次辰位,屈原所指的寅年,应该是纪元前340 年,因为那年的正月初七是庚寅日。又,屈原为什么在诗篇的开始大书自己的生日,其用意是否在于自我炫耀,是很值得怀疑的。友人王闻夫先生认为庚寅是屈原的生日,同时也是重黎的忌辰。重黎是颛顼之后,因此也是楚宗室屈原的另一先祖。至于他死的原因,《史记?楚世家》说:“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由此可见,重黎是高辛氏帝喾杀死的,而死的那天正是庚寅。屈原恰好生在这一天。所以把它郑重记录下来,其用意不外是:我生就是高辛氏族的敌人,我一定要替我被害的祖宗报仇。高辛是秦国的真正祖先,在《离骚》中,他是以屈原的情敌的人格而出现,实际上是影射着楚国的政敌秦国的。或谓秦是高阳之后,乃是不可靠的。
3. 屈原本来名平,字原。这里用正则和灵均分别影射他的名字。王夫之说:“平者正之则也;原者地之善如均平者也,灵,善也。”或疑正乃巫之讹,巫则即后文巫咸之类。灵均即灵氛。为屈原命名、字者乃二巫者。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4,纫秋兰以为佩5。( 之韵)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6,夕揽洲之宿莽。( 鱼韵)
|绎文|
我既然具有美善的内在,同时更有超绝凡人的奇才。
正如同披上了江离和幽芷的外衣,
又纽结了秋天的兰花作为佩带。
我是这般兴奋而且匆忙地,往前赶路,
深恐那流水似的时光不能为我掌握。
天晓,采取山脚下的木兰花,
黄昏以后,我还在摘取水洲岸畔茂密的宿草。
|注|
4.“江离”,类似芎的一种香草。松村任三以为是一种藻类,名为
Gracilaria confervoides。王逸以为即芍药(芍药又名将离),皆非。“芷”
又名泽芬,一名芳香。
5.“兰”,Eupatorium japonicum 或E.Chinense, 一名红眼兰。
6.“木兰”即Magdnolia denudata。
ISBN | 750608094X,9787506080941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
作者 | 文怀沙 |
尺寸 | 16 |